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盘活“茶经济”,变身文明村
2020-04-21 07:3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徐亦丹 吴盈青  

前有驷马河,后依赭洛山。南京市浦口区西南角,坐落着一座恬淡静谧的全国文明村——九华村。采茶时节,还未进村,春茶的气息就萦绕在鼻前,氤氲在空气里经久不散。

风景美,日子更美。从2014年的100万元,到2016年的251万元、2017年的338万元,再到2019年的400多万元,九华村村集体收入实现“四级跳”。

4月17日,在“听·见小康”大型融媒体启动仪式上,九华村党总支书记马连龙和大家分享该村奔小康的故事。就在几年前,山坳小村九华还戴着“经济薄弱村”的帽子。“当时老百姓出行上集市,走的都是泥泞路。”马连龙回忆说。

2015年,村里整合资源打造“九华茶坊”园区,推出有机茶园观光、优质农产品采摘、垂钓等项目,并向游客提供红酒品鉴、民宿、有氧运动、滑翔伞等体验,接待游客1.5万人次,年创旅游收入400万元。

盘活“茶经济”,泥泞小道变为平整水泥路,家家户户住上大房子。乡村巨变,让返乡创业成了热潮,九华村成功“摘帽”。不过,在“富口袋”之后,如何“富脑袋”又成新问题。“家里办酒席,吃完后垃圾到处乱扔。”对于村民曾经的陋习,马连龙毫不讳言,“路灯等一些基础设施也经常遭到破坏,可能老百姓思想上就没意识到‘九华是我家’。”

如何培养村民们的“家园意识”?马连龙提出让“小家”带“大家”,用“美丽庭院”扮靓乡间。九华村每半年举行一次“星级文明户”评选,整个村庄形成文明建设“你追我赶”的良好局面。78岁的杨瑞发是土生土长的九华人,眼看着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山村变身全国文明村,非常自豪,“为了庭院的美丽,我们将鸡圈养起来,院外种上鲜花,2016年我家评上了模范户。”

现在,九华村农家书屋变热闹了,专门负责调解邻里纠纷的民情收发室倒有些冷清了。村民们从过去的“让我文明”变成主动参与、主动践行的“我要文明”;从人居环境整治到乡风文明建设,九华村实现“颜值”与“气质”的同步提升。

 

责编:厉欣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