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居民人均读书13.06本,比上年增加0.09本 ■ 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5.15本,电子图书7.91本 ■ 纸质图书阅读率68.56%,较上年提高1.08个百分点 ■ 电子图书阅读率61.88%,较上年提高3.64个百分点
2019年江苏省居民综合阅读率达90.16%,全省居民人均读书13.06本……21日,2019年度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调查主要结果向社会公布。书香四溢满江苏,是这份调查传递出来的明确信息。书香氤氲江苏大地,近年来,我省全民阅读工作稳步推进,不断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助力赋能。
江苏人格外青睐数字化阅读
数据显示,2019年江苏省居民阅读状况整体呈“四升两降”趋势。“四升”是指居民综合阅读率、图书阅读量和阅读率、数字阅读率、公共阅读服务满意度均稳步上升。“两降”是指纸质报刊阅读率、居民阅读活动参与率有所下降。
江苏人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2019年,我省居民综合阅读率为90.16%,比上年提高0.23个百分点,提前一年实现“十三五”时期达到90%的目标。和2019年全国居民综合阅读率(81.1%)相比,江苏居民综合阅读率高出9.06个百分点,江苏读书人口在不断增加;全省居民人均读书13.06本,比全国人均读书量(7.49本)多5.57本,其中,2019年江苏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5.15本,电子图书7.91本,这两个数字比相对应的全国平均数分别高出0.5本、5.07本。
在阅读习惯方面,善于接受新事物的江苏人越来越青睐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等数字化阅读方式。数据显示,2019年,全省居民数字阅读率达87.74%,比全国平均数字阅读率(79.3%)高出8.44个百分点,其中,手机是江苏居民最常采用的数字阅读方式,占比达84.12%。随着全民阅读工作的深入,居民对公共阅读服务满意度日益提升。81.3%的居民对阅读设施所提供的服务感到“满意”,86.96%的居民对参加过的阅读活动感到“满意”。
全民阅读,重点布局“六个一”
作为文化大省、出版大省,江苏全民阅读蔚然成风,并始终走在全国前列。省全民阅读办负责人介绍,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书香江苏建设,将促进全民阅读作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赋能工程”,特别是建设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的重要载体,纳入省委省政府重要工作部署、纳入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考核指标体系、纳入文明城市创建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内容,科学谋篇布局,重点抓“六个一”工作。
何谓“六个一”?一是颁布“一部法规”,即2014年11月通过的我国首部促进全民阅读的省级地方性法规《关于促进全民阅读的决定》;二是出台“一个意见”,即《关于加快推进书香江苏建设的意见》,布局实施阅读文化培育、阅读精品引领、阅读阵地提升等“六大阅读工程”;三是发布“一个规划”,即《江苏省“十三五”全民阅读发展规划》;四是建立“一个体系”,即《书香江苏建设指标体系(试行)》,已选树书香城市建设示范市26个,书香企业、机关、校园等600多个;五是每年制定“一个计划”,即年度全民阅读工作计划;六是每年召开“一个会议”,即省全民阅读活动领导小组(扩大)会议,已坚持连续召开8年。
今年,“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再出发迈入起步之年,也是书香江苏建设乘势再出发、展现新作为的关键之年。省全民阅读办负责人表示,我省全民阅读将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统一,补短板、强弱项、增优势,以更加优质的阅读服务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质量阅读需求,推动书香江苏建设继续走在全国前列,为决胜全面小康、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补齐短板,共建“书香江苏”
针对阅读服务效能不高的问题,省全民阅读主管部门将继续改进全民阅读工作绩效评价体系,提高公共阅读服务效能,充分发挥好“江苏全民阅读指数”指挥棒作用,加强对“阅读设施使用率”“阅读设施满意率”“阅读活动参与率”和“阅读活动满意率”的监测评价。
针对城乡居民阅读状况不平衡问题,我省将尽快补上“乡村阅读”这个短板。全民阅读主管部门将继续加强乡村公共阅读服务设施建设,继续办好专门服务农民群众的读书活动,提升农民精神风貌、焕发乡村文明新气象。4月20日,第十届江苏农民读书节暨全省农家书屋万场主题阅读活动在灌南县启动,这项活动以“书香农家·阅享小康”为主题,以农家书屋深度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契机,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推广活动。
我省还将加快构建全民阅读志愿服务和社会参与体系。全民阅读主管部门将继续推动各地把全民阅读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活动重要内容,不断发展壮大热心全民阅读公益事业的专兼职志愿推广员、推广师队伍。建立完善、充分发挥各级全民阅读促进会作用,引导专业阅读研究推广机构、社会阅读社团、民间读书会等共同参与全民阅读活动,选树省全民阅读十佳阅读推广机构、十佳阅读推广项目、十佳阅读推广人、十佳阅读志愿服务组织、十佳阅读推广平台,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公益阅读推广,共建让人民满意的“书香江苏”。
本报记者 于 锋
(题图由交汇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