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文明看得见 幸福摸得着
邳州勇夺“全国文明城市”金字招牌系列报道之二
2020-11-25 10:02:00  来源:徐州日报  

“创文”,为了人民;“创文”,依靠群众;“创文”,造福百姓。老百姓始终是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主体,是参与者,也是受益者。

11月20日,邳州以县级市总分全国第6、全省第1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文明城市”的捷报从北京传来,邳州沸腾了,195万邳州市民无不欢呼雀跃,朋友圈被刷屏,大家迫不及待地传播、分享这一鼓舞人心的好消息……

城市更美丽、人民更幸福。“创文”为这座城市带来了什么?近日,徐报融媒记者到邳州采访,现场感受这座城市的变化和市民的欢乐。

变化看得见

憧憬不断变成现实

从硬件建设到公共设施,从人居环境到道路交通……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进程中,邳州城市魅力不断得到升华,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每天一大早,福州路农贸市场管理员张自远都会带着保洁人员清洁市场,还会巡查和制止不文明经营现象。“集中保洁每天三次,遇到商户态度不好、说话不文明、与顾客有争执的,我们会立即制止、调解。”

以前,附近居民提起该农贸市场的第一反应都是杂乱无章、垃圾遍地、污水横流。如今却满是赞许。“市场干净卫生,菜的种类多也新鲜,买菜放心。”市民陈慧说道。

闲暇游园是件美事,漫步邳州城区,各公园广场以“创文”为契机不断提升档次和内涵,成为城市里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

眼下虽是冬天,但松花江路北侧的新运河游园仍是花开成海,绿树成荫。为加快推进新运河游园工程建设,园林部门精心设计,目前共栽植各类乔灌木1000余株,铺设草坪将近7000平方米,撒播时令鲜花10000平方米。

在锦江广场东侧,一处以“最美逆行者”为主题的景观小品格外引人眼球,该处景观小品用参与援鄂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医护工作者作为主题背景,致敬这些守护者;沙沟湖水杉公园在景观小品、城市绿雕打造中结合了城市精神、文明创建知识等内容,老百姓通过公园和广场里的景观小品、城市绿雕,更好地知晓“创文”、参与“创文”。

为不断提升市民生活和出行环境,邳州在打通城市堵点、优化路网结构、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下足功夫。青年西路天山市场道路原来凹凸不平,附近居民出行不便。相关部门对此处道路重新铺设沥青路面,并补划了停车标线。“以前下雨天积水下不去,买菜不好走。现在方便多了。”附近居民纷纷表示。

生活品质明显提高

文明创建,是高瞻远瞩的奋斗目标,更是脚踏实地的民心工程。随着“创文”工作的推进,一件件得民心、顺民意的好事落到实处,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窗口单位是联系群众最密切、服务群众最直接的地方。在创建过程中,邳州各窗口单位进一步营造环境优美、秩序优良、服务优质的办事环境,赢得广大市民的赞誉。

“您请坐,变更范围是吧?材料齐全,请稍等。”在行政审批局企业开办集成窗口,工作人员正耐心细致地接待前来办业务的市民。来自官湖镇的徐慧经常到此帮助园区企业办理业务。她表示,虽然窗口工作人员每天面对很大的业务量,但全程使用文明用语,让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备感亲切。“而且工作人员会主动为我们着想,解答很清晰,尽量不让我们多跑一趟。”

邳州市图书馆、博物馆等各类文体活动场馆不断健全服务、增添便民设施,为市民带来实惠。“图书管理员要把图书按类及时整理好,方便读者借阅。服务台提供直饮机、一次性水杯、医药箱、针线盒、雨伞等物品,方便读者有不时之需。”邳州图书馆工作人员张东梅介绍说。

打造良好的就医环境是民生实事之一。在邳州市中医院,导医台工作人员和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为前来就诊的患者和家属提供引导和帮助。市民徐亚南说:“志愿者让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市民看病更方便、更快捷。”

据了解,该院南丁格尔志愿服务队480多名志愿者,主动承担全院“创文”工作。患者来到医院后,志愿者可以第一时间提供服务,包括协助病人就诊、协助看护孤寡老人、取送化验单等。此外,该服务队还将服务站从大楼内迁移到医院大门入口,虽短短不到50米,但真正走进了患者和家属的心中。

幸福感得到

文明其实就在身边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犹如一场“幸福风暴”,将文明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具化为每个市民的行动。全市上下共同携手,把邳州构筑成为一座文明和谐的幸福之城。

官湖镇东坊上村村民刘丰林是一名志愿者。他表示,自从参加了志愿者活动以后,感觉环卫工人很辛苦,比如捡一天烟头就累得直不起腰,所以决定把烟戒掉。“抽了30多年,以前每天两包。戒烟很难,我就在捡烟头时激励自己,慢慢地,就戒掉了。”如今,他还努力做一名戒烟使者,引导周围村民、朋友戒烟,共同维护生活环境。

无障碍通道是否畅通无阻,不仅体现了一个城市对特殊弱势群体的呵护,也是衡量一个城市文明程度的指标之一。“创文”以来,邳州持续推进无障碍设施升级改造,特别是对盲道标志、缘石坡道等进行了再细化、再规范,确保盲人出行安全、便捷。“以前都不敢出门,现在出行时遇见转弯、坡道不会出现找不着路的情况了,出门也‘硬气’了不少。”市民薛修榕笑着表示。

“安居”是重要民生工程,关系到市民幸福与否。“创文”以来,邳州投入巨资实施城市“蝶变工程”,棚户区和城中村居民安居梦圆,477个老旧小区焕然一新,77条背街小巷变了模样,3个便民疏导点秩序井然、瓜果飘香。“之前小区环境脏乱差,现在各方面都改造得很好。住在这里,大家都是发自内心地感到幸福,爱护小区环境成为每个人的自觉行动。”运河街道三连社区奥运星城小区居民周永安深有感触地说。

看得见的变化、摸得着的实惠、感得到的幸福。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给邳州百姓带来的,是实实在在的民生福祉。

◎徐报融媒记者 张德鹤 颜子舒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