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继才、王仕花夫妇 (新华社发)
《守岛人》剧照
2021年12月30日晚,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数字制作中心、江苏幸福蓝海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出品的电影《守岛人》,在福建厦门斩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
影片由陈力执导,刘烨、宫哲、侯勇、孙维民、宋春丽等主演,讲述了“时代楷模”王继才与妻子王仕花32年守护祖国边陲小岛开山岛的故事。昨天,记者第一时间联系到主创团队和王仕花本人,揭秘影片《守岛人》获奖背后的故事。
“很激动,是对我们30多年守岛经历的肯定”
王仕花当晚就知道了这个喜讯,“太激动了,我们只是做了很普通的事情,没想到获得这么多关注,还被搬上了银幕。谢谢大家记得老王!”王仕花说,《守岛人》获奖,是对他们夫妻30多年守岛经历的肯定。
对王仕花来说,这么多年来,开山岛就像是自己家一样,“我们在岛上修理航标灯,维护遗迹,就像是守着自己家里的每一件东西。”刚开始,王仕花上岛纯粹是为陪伴老王,慢慢地,她也觉得守岛是一份责任,“尤其是现在,老王不在了,我要替他守下去。”
王仕花说,这几年岛上变化很大,现在有水有电有网,还有民兵驻守,“3个人一班,15天一轮换。”
“每个人心里都有一个开山岛”,王仕花希望电影《守岛人》能感染更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大家坚守好岗位,把工作做好,体现自身价值,就是守好了自己的岛。”
“14次上岛体验生活,万般巧不如一个真”
“真实的东西最打动人,最有生命力。”这是江苏幸福蓝海影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制片人孟庆丰接到《守岛人》拍摄任务时的第一反应。
为了最大程度还原王继才和王仕花32年的守岛生活,6年间,孟庆丰带着制片团队14次上开山岛,体验守岛生活。
在吃饭聊天中,王继才登岛初期的彷徨、勇救落水青年时的勇敢、和走私商贩斗智斗勇的坚定、暴风雨中接生的担心……夫妻俩30多年守岛生涯里那些闪光故事一点点明晰起来。这些真实经历,成就了影片里感人的一幕幕。
拍摄中,主创团队同样用最真实的方式还原故事:刘烨为了使自己的肤色质感接近原型,每天在海边曝晒,皮肤灼伤脱了几层皮。有场暴雨中抢救菜苗的戏,宫哲浑身被打湿,在海风中冻得瑟瑟发抖。“真台风、真淋雨、真感受,才能演活人物。”
孟庆丰总想起,每次登岛,远远就看到王继才夫妻俩站在码头上相迎的情景。孟庆丰说,王继才的事迹具有当下性,影片所要传达的是平凡中的坚守,“把平凡守成不平凡,就是真正的英雄。”
“《守岛人》获奖,是对平凡英雄最深情的褒扬”
“《守岛人》获奖实至名归。”江苏省电影家协会常务副主席郭晓伟认为。
“人物简单,矛盾冲突少,时间跨度长,生活空间狭小,要拍好很不容易。”郭晓伟说,影片能将纪实性与故事性、艺术性融通黏合,以独到的艺术表达,展现出一部主旋律题材的全新影像风格,这与导演团队实地采风、深入体验海岛生活是分不开的。“扎根生活,才能实现作品内在的真实。”
“总书记提倡文艺作品要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应当具备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三个条件。电影《守岛人》这部作品就是一部具有精神引领度和艺术高度的主旋律电影。”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刘旭东说,影片深挖细节,比如剧中将灯塔称为“眨火”,再比如王继才的孩子在岛上出生时剪脐带的镜头特写,都非常震撼。“这些令人动容的细节组合,赋予了这部电影特殊的生命。电影《守岛人》以精湛的人性思考,触发当代人的心灵共振,实现了‘守岛’精神、楷模精神、时代精神最深远与最广泛的传递。”
“让一个英雄走上银幕不难,但要真正打动观众却不容易。”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电影电视系原主任、省传媒艺术研究会副会长沈国芳说,电影最打动人心的在于“择一事,终一生”,从“独自进岛”到“夫妻住岛”再到“扎根守岛”,每个段落挖掘出人物在典型场景下的“初心”,情感线和政治线融合,真实地呈现英雄人物成长的轨迹。《守岛人》这部电影前后孵化近7年,创作组频繁上岛体验生活,全方位采访采风,去了解王继才夫妇的事迹和精神情怀,创作者心中首先有了象征家国情怀的“这样一座岛”,才能传达给观众深厚的家国情怀。
“越是简单、越是平凡的,越能打动人。”郭晓伟认为,《守岛人》以朴实的台词,比如“你守岛,我守你”“人这一辈子,能干好一件事就不亏心”等,引发观众共鸣,《守岛人》获奖是对当代平凡英雄最深情的褒扬。(记者 周 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