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徐州市2022年“七彩的夏日”未成年人暑假系列活动正式启动。暑假期间,徐州市中小学、各类文化场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积极筹备线上线下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活动,让孩子们度过一个明媚的“七彩夏日”。
假期是孩子们开阔眼界、锻炼自己的大好时机,学校布置的特色作业发挥着重要育人作用。徐州市星源小学精心准备一份专属暑假作业,推荐学生阅读《写给儿童的中国地理》《上下五千年》等书目,观看《跟着书本去旅行》《航拍中国》等纪录片,并尝试用不同的艺术形式进行二次创作和展示。
“同学们通过精心设计制作手绘报等形式,介绍各地地理位置、历史文化和风土人情,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星源小学校长王明珠说,要在孩子们感受各地文化风情的过程中,培养其审美能力和爱国主义精神。
徐州市大马路小学鼓励学生和父母一起动手做烙馍、馓子等特色美食,并把制作过程录制成视频,上传到班级群分享;徐州市风化街中心小学鼓励学生选择慢跑、跳绳、球类等运动项目,每天与家人一起锻炼,并将坚持记录身体数据作为一项作业,让孩子在锻炼身体的同时,感受成长的变化。
此外,徐州市各部门积极探索建立部门联动、结对覆盖、爱心志愿“三位一体”的留守儿童关爱服务机制,通过丰富的关爱活动,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多彩的暑假。
近日,黄集镇实验小学法制副校长周广大在铜山区黄集派出所关工站内,给留守儿童送上一份暑期安全“大礼包”。学生通过聆听宣讲、互动问答等形式,了解疫情防控、防范网络诈骗、预防溺水等知识。“今天的活动特别有意义,我了解了可能会遇到的各类危险,假期里会保护好自己。”黄集镇实验小学学生周小艳说。
黄集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志愿者利用农家书屋,为留守儿童准备暑期文化大餐,选取儿童喜爱的文学读物,让其有事可做、有处可去,化解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
“以前暑假我都是一个人在家看电视、玩手机。今年我一有时间,就来歌风书房看书,还交到许多新朋友。”这个暑假,杨屯镇歌风书房成为留守儿童陈凡的阅读“乐园”。
今年,杨屯镇在精准采集留守儿童信息的基础上,为其制定培训兴趣爱好的“公益课堂”计划,由志愿者举办思想教育、唱歌、美术、书法、舞蹈等主题活动,用实际行动筑起留守儿童的精神家园。
为开展好“七彩的夏日”活动,徐州市各部门还将举办主题讲座,深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和推广;开展暑假劳动实践系列活动,帮助广大未成年人开阔视野、增长本领;主办研学实践系列活动,带领孩子们走进淮海战役纪念馆等地开展研学实践;举办“非遗小传承人公益课堂”,邀请徐州市面塑、剪纸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讲课,让孩子们近距离体验传统文化的魅力。
本报记者 张耀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