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杨君:从一扇窗口走进群众心口
2022-09-12 07:46:00  来源:新华日报  

接待群众3万余人次、受理立案6127件,担任仲裁员以来,办案1000余起,涉及金额3750多万元……2011年至今, 泰州市海陵区人社局信访法规科科长、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杨君十年如一日,在服务大厅2号窗口践行为民服务的初心。今年8月,杨君被授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荣誉称号。

2011年10月,海陵区人社局设立一站式维权服务大厅,杨君成为大厅2号窗口的工作人员,承担立案接待咨询、立案审查、庭前调解等工作。一站式维权服务大厅实施首问负责制,群众来访时,窗口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无论是否在自己职责范围内,都要给群众一个满意的答复,不能让群众多跑或白跑。“调至窗口工作时我还不到30岁,经常有来访的群众觉得我‘嘴上没毛、办事不牢’。”杨君回忆,那段时间,不少来2号窗口的群众向她咨询后,会再到其他窗口的“老同志”那里重新询问。

“我希望自己的答复有信服力,能让群众满意。”杨君夜以继日在业务和沟通方式上下苦功。“受理案件时有没有多提醒一句?接待咨询时有没有多问一句?案前调解时有没有多劝一句?”贴在桌角的座右铭和案头厚厚的笔记,记录了杨君一段又一段忙碌的时光。

如何从基层一线的窗口走进群众的心口?只有将心比心,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杨君清楚地记得,有次一位阿姨来维权,却因紧张怎么也说不清情况。杨君见状,倒了杯水递给她并用泰州话打趣道:“阿姨,您的泰州普通话可真标准。”这一下子缓解了当事人的紧张,将自己遭遇的委屈详细道出。“从此以后,遇到年纪较大的本地群众我都直接说方言,果然沟通效果明显变好。”凭借过硬的业务能力和始终亲切友好的态度,2021年5月,杨君入选人社部“法治人社·志愿青春”青年仲裁员志愿者。

2020年初,受疫情影响,很多劳动仲裁案件的现场庭审延期。“那时我们一天能接到好多咨询电话,劳动者着急,我们也心焦。”如何做到防疫和维权两不误?作为江苏省“云仲裁”的“吃蟹者”,杨君承办了当地首例“一案三地”劳动仲裁网络庭审,实现“开庭足不出户,维权指尖轻触”。制定流程、分析案情、协调双方时间……为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劳动者拿到应有的赔偿,杨君和同事们日夜赶工调试,从提出“云仲裁”的想法到真正实现“云开庭”仅花了10天左右时间。“杨院长,原以为要几个月,没想到20天就处理好了,感谢你们!”申请人拿到工伤赔偿款后激动地说。

目前,“云仲裁”已成疫情期间办理仲裁案件的新常态。从无到有,“云仲裁”每一步流程优化,每一次方案调整,都有杨君的深入思考。庭审形式的创新,不仅缩短了案件处理的时空距离,更拉近了办案人员与当事人的心。在杨君带领下,海陵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的年度办结率、裁审一致率始终保持在100%。

“我只是广大劳动仲裁员中最普通的一个,做了我应该做的事。”谈及此次荣获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杨君说,“劳动维权看上去都是一些工资、社保待遇之类的‘小事’,但每一件劳资纠纷都是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我们接手的不仅是民生更是劳动者的人生。”杨君表示,她会把“人民满意”作为宗旨摆在心中突出位置,以更加饱满、更加昂扬的状态投入工作,依法依规处理好每一起劳资纠纷,用心用情化解掉每一桩劳资矛盾,让当事人感受到公平正义的和煦阳光。

本报记者 陈珺璐

责编:王逸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