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第37个国际志愿者日。今年以来,南京市城市治理志愿者协会江北新区分会紧紧围绕党建引领,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采取“基础与激励、街道与联盟、实践与品牌”相结合的方式,逐步完善志愿体系建设,持续提升志愿服务质效,不断擦亮江北新区靓丽有序的市貌名片和文明和谐的精神名片。
“基础+激励”,筑牢志愿队伍“凝聚力”。健全组织架构和反馈机制,形成研究问题、协调统筹、总结归纳、点评反馈的管理闭环。广泛招募注册志愿者,根据志愿者特长、年龄、地区,建立起志愿者电子储备库,累计注册会员5000余人。着力加强志愿者培训,打造“志愿课堂”,围绕垃圾分类、安全教育、沟通礼仪、党史学习等方面定期开展志愿者区街联合培训,提升志愿服务意识和业务能力。探索志愿服务回馈激励机制,积极为各基层志愿服务活动提供支持,在防暑降温、突发应急等方面提供人文关怀,辐射带动更多人关注和加入城市治理志愿服务队伍。
“街道+联盟”,释放志愿体系“新活力”。以江北新区分会下辖的7个街道工作处和79个社区服务站为抓手,纵向到底,将城市治理志愿触角不断向基层延伸。以城市治理功能为中心,与相关业务企事业单位和城市治理公众委员广泛开展联盟合作,打造多条口联合志愿服务阵地,横向到边,全力拓宽志愿服务活动平台,形成了街道社区、辖区会员单位协调配合的覆盖广、立体式、多元型的志愿服务格局。
“实践+品牌”,提升志愿服务“行动力”。江北新区分会牢牢秉持弘扬“友爱、奉献、文明、和谐”精神,坚持党建引领、争创引领、重点引领,把落实文明典范城市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常态长效机制作为提高城市治理志愿工作质效的强大动力。依托“志愿智家”系统,各街道工作处积极申报志愿服务项目,志愿者们热烈响应,结合重要节点,利用志愿阵地,开展垃圾分类、防疫防汛、扫雪防冻、市容整治等系列城市治理志愿服务1600余小时,满足群众志愿服务需求,切实把志愿活动融入百姓生活。志愿服务实践中,分会不断加强志愿者品牌建设,探索培育出“警城联动”“‘顶’力助‘宁’(顶山街道)”“‘泰’温暖(泰山街道)”“童心同行(葛塘街道)”“全‘新’全意(全新城市管理维护中心)”等一系列做得实、拿得出、叫得响的志愿品牌,扎实推进城市治理志愿服务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