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景明,菜花烂漫。看着一辆辆满载游客的旅游大巴驶进千垛景区,兴化市千垛镇徐圩村党总支书记邵茂同难掩兴奋:“旅游市场持续回暖,这波红利咱徐圩村可不能错过。”
毗邻千垛景区,依托徐马荒湿地自然禀赋,徐圩村充分发挥“生态+农业+区位”叠加之势,打造湿地旅游、垂钓餐饮、苗木基地等六大主导产业,让村民在家门口吃上“生态饭”,人均年收入约3万元。“徐马荒农家乐提档升级后可同时接待600名游客,民宿集聚区也正在建设中。”邵茂同自信地说,“推进农旅深度融合,步子还要迈得再大些,让共同富裕的路子越走越宽。”
“头雁”展翅,“群雁”高飞。2022年,兴化市村集体经营性总收入同比增长19.2%,增速位居泰州市第一。兴化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党建办主任陈红言介绍,该市构建“选优配强、培育赋能、严管厚爱”全链条管理机制,鼓励基层干部“敢为”,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习近平总书记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积极延伸和拓展农业产业链,培育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海南镇新伍村通过“虾蟹混养”模式,全村去年虾蟹销售实现产值约7500万元,利润超3000万元。“虾蟹混养模式前景广阔,我们正探索稻虾混养、温室养殖等方式,以实现小龙虾全年销售,大幅提高养殖收益。”新伍村党总支书记杨永前说。
打出“选育管用”组合拳,打通“上下进退”大通道,让“敢为”蔚然成风。如今,兴化市建立“名村、名书记”培养后备库,实施“乡村振兴青年人才”工程,公开选聘“双一流”高校毕业生8人、大专以上乡村振兴青年359人,定向委培“定制村干”98人;深入开展村(社区)干部提质强能三年培训计划,组织935名村(社区)干部进行学历提升;制定村(涉农社区)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系列文件,严管厚爱双向激励。
“村干部要想为、善为、敢为。”大垛镇双石村党总支书记石鹏,去年获得泰州市第一届村干部能力大比武村书记组一等奖。“今年实施的红色主播‘双有’培育计划,我得知后第一时间报名。”石鹏说,自己要练好本领,帮助村民把大米、大闸蟹这些产品卖出好价钱。今年开始,兴化每年安排30万元扶持培育500名乡村红色主播,每个镇街至少培育1名书记主播,每个村居至少培育1名党员主播,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
兴化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副市长刘洪表示,将不断创造“敢为”环境、搭建“敢为”平台,激励全市村干部跑好乡村全面振兴“接力赛”、争当乡村全面振兴“操盘手”、做好乡村全面振兴“大文章”。
记者 董鑫 通讯员 戚汪平 陆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