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融通古今,协奏“人文经济”江河交响
2024-03-04 08:25:0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冯圆芳 薛诚  

浩瀚长江,从青藏高原奔腾而来,在江苏境内流过432.5公里后汇入茫茫大海;790公里大运河江苏段,深情流进江苏8座城市的怀抱,至今千里赖通波。长江、大运河交汇,一纵一横,孕育出璀璨的江苏文脉与活跃多元的经济形态。

大江大河奔腾日新。在大运河和长江两大国家文化公园建设的视野下,江河两岸,历史与当下、传统与现代精彩对话。记者近日探访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镇江西津渡、扬州运河三湾,试图揭开江河两岸文旅融合发展、人文与经济共生共荣的逻辑密码。

百里画廊:绘就古今辉映的运河新卷

淮安是极少数完整见证中国大运河邗沟、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三段历史的城市。如果说“保护传承”赓续“人文”、“利用”彰显“经济”,“运河之都”应如何做好这份人文经济学的考卷?

2021年,淮安高位谋划,将沿大运河水域长约125公里的区域纳入“百里画廊”战略总规划,涵盖4区1县14个乡镇(街道)和85个行政村,建设“淮上四卷·运河八园”的美丽淮安。“四卷八园”贯通淮安2500年历史文脉,其规划建设按下淮安文化赋能经济、激活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加速键”。今年春节假期,淮安全市共接待游客708.86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1.04亿元,按可比口径相较于2023年分别增长76.2%、61.1%。

华灯初上,淮安知名摄影师薛金龙在岸边早早架好机位。眼前的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江浦景区入选第二批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也因极致彰显古今辉映的城市气质而被誉为“城市会客厅”。“红灯十里帆樯满,风送前舟奏乐声”,今天的清江浦,传统文化与光影科技融合,古典元素与潮流文化相遇,古画舫载着游客驶入“流动的文脉”。春节假期,仅清江浦景区接待游客13.18万人次、同比增长63.3%,文化与经济的互动愈发紧密。

今年从南京返乡过年的淮安人杨斌,对老家河下古镇的热闹景象叹为观止。形成于春秋末期、曾为淮盐转运中心的河下古镇,春节假期以50万人次的接待数量位居全市第一。漫步河下古镇,与河下名人来一场“穿越时空”的相遇——在对诗廊听诗人赵嘏的锦绣文章,在吴承恩故居与西游四人组亲密互动,在沈坤状元府参与“状元点红”……一个以历史文化赋能的旅游新业态跃然眼前,游客还可在此欣赏脱口秀、灯光秀、情景剧、乐队演出等节目。

“如果对大运河只有保护传承,没有活化利用,运河就不可能真正活在人民群众的生活中。”淮安市大运河办副主任孟爱民说。

西津渡:街区保护唤醒文化“夜态”

赏非遗民俗表演、听新春音乐会、逛新年庙会集市……龙年新春,镇江西津渡烟火气满满。这座形成于三国时期的长江古渡口,打造出“夜色西津”光影新动线、“文博西津”文化新动线、“烟火西津”商业新动线等3条夜游线路,“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门灯火夜似昼”是对西津渡夜色的动人写照。春节假期,西津渡接待游客26万人次、同比增长73%,其中外地游客占比近七成。

以街区保护唤醒文化“夜态”,历史文化街区的“西津模式”蕴含着人文经济学的核心密码。

在唤醒沉睡的街区资源之前,西津渡率先对历史文化进行保护、整理和研究。“文化研究是指导街区保护工程、展示街区历史文脉的根据和前提。”镇江市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仲纯说。为此,他们专门成立“西津渡文史研究办公室”,推进以“津渡文化”为核心的西津渡文史系列课题研究,根据“抢救第一、保护为主”原则进行文物修缮,追求“修旧如故、分类保护”“迁危拆违、保持风貌”。

西津渡拥有3处全国重点文保单位、38处省市级文保单位,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渡博物馆”。丰富的遗存、悠久的文脉,为西津渡点亮文化“夜态”提供了绝佳的人文动力。

日落声起,摇滚、爵士、流行、说唱表演轮番上演,市民游客挥举双手随律动摇摆,连续举办14届的“HIFI西津渡”为千年古渡注入青春活力。在“西津大市”,手工文创、非遗产品、网红小吃、潮流单品琳琅满目,“吃住行游购娱”在这里形成完整闭环。走进江苏省非遗泥塑(太平泥叫叫)代表性传承人周宝康的工作室,他和徒弟创作的各式作品摆满橱柜。来自武汉的媒体人周璐忍不住买下一枚,想要留下“镇江最美的声音”。

作为江苏省首批“无限定空间非遗进景区”示范项目,西津渡通过一体化、沉浸式的非遗项目展销、体验、游览,精彩呈现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驻西津渡的国家级、省市级非遗,将西津渡1800米游线完整连接。

文化释放的经济活力,反向滋养着文化的赓续生长。2019年初,江伟因钟情西津渡的文化氛围,把“古渡老炮”瓷器修复工作室从上海迁到这里。几年过去,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找他拜师学习,他的客户遍布全国。江伟说,锔瓷是一门拥抱残缺的冷门艺术,却在这里受到很多人的欢迎,这让他坚定了“修物修心”的理想。

运河三湾:文化公园赋能美好生活

如今,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成为“下扬州”的必去景点,场馆每天近2万张门票常常一放出就“秒空”,成为博物馆圈内名副其实的“顶流”。2023年,该馆接待观众420万人次,举办展览39场,为公众提供讲解服务1862场、举办公教活动1766场、开展各类非遗展演110场。龙年春节前夕,博物馆上新“布达拉宫——来自雪域的世界文化遗产”特展,即使在雨雪叠加的工作日,馆内依然人头攒动。

“如果你打卡过5G大运河沉浸式体验区,更会觉得来这里一趟太值了!”南京游客刘青感慨,“5G+VR”赋能,观众仿佛“站”在船头、“踏”入历史长河。在体验区,游客可一镜穿越运河17城,大运河边的美好生活触手可及,上一秒还在杭州拱宸桥闲逛,下一秒就在扬州喝起早茶……千年运河长卷近在咫尺、鲜活如昨。

博物馆所在的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三湾核心展示园,更是一座没有围墙的巨型公园。这里原为古代扬州城南的水陆门户,明代时为减缓水流改成“几”字形弯道。而几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水质恶化、河道淤浅的工业废地。

打造一座供市民游客“诗意栖居”的文化公园,这样以人为本的理念贯穿于三湾的蝶变之旅。扬州三湾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刘利明说,三湾提供差异化体验,实现运河与时代的对话。比起文旅产品,他们更想把宝贵的“松弛感”传递给都市人,给市民游客提供心灵安放之处。

一座网红博物馆、一处独特的水工文化遗存和市民游客的美好生活亲密相拥,相互借力赋能,三湾由此成为一个独特生态文化空间,一个具有生长力的“魔瓶”。受此吸引,一批更具主理人特质的商业体纷至沓来,扬州本土知名餐饮品牌豆库开设的“豆库·喜鹊”店,去年营业额超千万元,传统品牌入驻后营业额也飞速增长。

游客因文化而奔赴,经济发展则进一步丰富了文化内涵,文化繁荣与经济发展在这座古城相得益彰。

责编:舒馨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