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让掌声喝彩声,回响在家门口的“水韵江苏”舞台上
2024-11-07 09:15:00  来源:新华日报  

推动高质量发展,文化是重要支点。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推出更多“群峰耸立、百花竞秀”的优秀作品,促进“送戏下乡”和“双千计划”等文化惠民工程提质增效……一项项举措,彰显了文化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宗旨,让江苏人拥有更加丰厚的精神财富。

立足民族根脉,弘扬时代大美。2024年,“送戏下乡”连续第4年被列为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为更好推动实施这一文化惠民工程,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全面落实省市县三级联动机制,在提高“送戏下乡”质效的同时,惠及更多基层群众,不断提升老百姓的文化获得感和满意度。

戏韵悠扬

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再升级

4月25日晚,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月城镇,水韵路和文化路交会处的民生广场人头攒动,由江苏省文旅厅主办,无锡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江阴市人民政府承办的2024年省级“送戏下乡”首场演出在江阴市举行。台上锣鼓铿锵、戏韵悠扬,演员们轮番登台表演,以婉转动听的唱腔和精彩传神的表演,为广大群众带来一场精神上的“文化盛宴”。

整台演出体现了浓郁的戏剧文化特色,既有经典锡剧选段《珍珠塔·跌雪》《双推磨·推磨》,“五星工程奖”获奖作品小锡剧《扁头不在家》,也有融入流行音乐元素的戏歌《永远的江南》《露天戏》《我们的乡音》,还有年轻人喜爱的歌舞表演,吸引2000余名当地观众前来观看。

台上演员载歌载舞,台下观众热情高涨,叫好声此起彼伏。一段段精彩的演出让群众过足了戏瘾,陶醉在传统戏曲文化艺术的魅力之中。“作为一名戏曲爱好者,很开心能在家门口欣赏到如此高规格的演出。希望以后能多举行这样的活动,让我们过足戏曲瘾。”月城镇居民钱幼亚激动地说。

家家门前有水,人人心中有戏。2008年起,江阴每年开展“文化走基层 服务进万家”主题惠民活动,累计送戏1360场,送评弹4080场,累计服务群众128万人次。2022年以来,江阴又创新打造“澄艺快递”江阴市公共文化服务精准配送项目。这座江南城市的探索实践,也成为我省持续创新“送戏下乡”模式、让更多老百姓能在家门口看戏的缩影。

当天这场演出的成功举办,也正式拉开了2024年江苏省级“送戏下乡”的序幕。

为了让百姓看好戏,江苏精心遴选“从乡村来、演百姓事”的好剧目,建立完善“好戏连台”的省级群众文化精品剧目库。演出采取“整本大戏”和“综合专场演出”两种形式,涵盖锡剧、淮剧、扬剧、淮海戏、柳琴戏、梆子戏、黄梅戏、木偶戏等主要剧种。同时,积极探索“以需定供”,实现“群众点单、政府端菜”,并利用江苏省戏曲进乡村管理服务平台开展网络直播、线上展播,打造永不落幕的“戏剧大舞台”。

根据计划,2024年度拟完成省级“送戏下乡”演出4308场。其中,上半年完成1000场“送戏下乡”任务。截至目前,已完成省级“送戏下乡”3672场。

提升供给

把更多好戏送到千村万户

如何更好地将好戏送到千村万户?今年4月,全省“送戏下乡”工作推进会召开,对今年“送戏下乡”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推进“送戏下乡”工作走深走实。省文旅厅公共服务相关负责人认为,要多措并举,落实“以需定供”、公布活动目录、组织活动实施、做好绩效评估、加强宣传传播五方面齐发力。半年多来,各地按照“任务书”推动演出“进度条”,并探索出一批值得推广的好做法。

——由“部分”到全省,送戏覆盖面更广了。

今年以来,我省首次将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苏南地区纳入省级送戏范围,从原来的全省经济薄弱地区乡镇,扩大至全省所有718个乡镇,实现全省乡镇全覆盖,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

——让“好戏经常看”,演出场次更多了。

今年,我省按照718个乡镇每个乡镇不少于6场安排,全年“送戏下乡”总场次由去年的2508场大幅增加至4308场。

如何在增加演出场次的同时保障质量?南通广泛开展文化走亲活动,实现地区文化资源共享。在大市范围内,国有文艺院团“交叉跑位”,优秀群文团队“走街串巷”,到邻县(市、区)、街道开展“串门”演出,实现文艺团队“零距离”共建交流。

——真金白银“加码”,演出更有保障了。

实施这一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在今年财政经费总体紧缩的情况,我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仅确保每场5000元省级补助标准不降低,还将省级补助总经费由去年的1587万元增至2154万元,充分保障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

立足淮安城乡实际,当地采取了“四个一点”的保障方式:省级补一点“5000元/场”、本级出一点“4000元/场”、县区掏一点“演职人员基本食宿保障1500元/场”,缓解11个演出团队资金保障压力,从而调动提高相关人员参加“送戏下乡”工作的积极性。

——建立剧目库,送戏质量更优了。

建立省级“送戏下乡”优秀剧(节)目库。主要从获得江苏省“五星工程奖”、江苏省文华奖等省级及以上奖项以及近年来新创的剧目中遴选优秀剧目,建立省级“送戏下乡”优秀剧(节)目库,并明确要求各地在送到每个乡镇的演出中,至少有1个剧目从省级“送戏下乡”优秀剧(节)目库中产生,其目的就是要确保送下去的文化资源更加优质。

“点单服务”成为徐州提高送戏质量的手段。该市各县(市)区为进一步提高省补送戏质量,积极“点单”省级院团的大型现代梆子戏《母亲》、大型清装历史剧《大运河畔·户部山》、大型柳琴戏《窑湾往事》等优秀剧目送到镇村,让省(市)优秀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更多群众看上优质剧。

——文化旅游深融合,公共服务水平更高了。

国庆假期,盐城市盐都区好戏连台——龙冈桃花源景区举办第六届中国盐都·全国乡村优秀曲艺节目交流展演,汇聚来自全国近百位曲艺名家;在大纵湖景区,由盐都区群艺馆、盐城市淮剧团文艺志愿者们带来的精彩戏曲、歌舞表演轮番上演……

为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艺术元素,盐都区群艺馆联合盐城市淮剧团,与大纵湖东晋水城景区合作,实现景区驻点演出,为景区“量身”制作《开城门迎宾》《水上婚礼》《四喜汇纵湖》等文旅节目,实现景中有戏、戏中有景,还让游客在观赏美景的同时,欣赏到优秀的文艺节目。

见微知著,今年我省首次将演出送进乡村旅游重点镇村和景区景点,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共同赋能乡村振兴。融合的范围不止于此,我省还将文华奖、五星工程奖等获奖和参评作品,淮剧展演、民族器乐展演等优秀作品纳入送戏范围,不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的供给水平。

公共服务

办好、办实、办出新成效

惠民服务不能“剃头挑子一头热”,“送戏下乡”效果好不好,最终还得老百姓说了算。在江阴市首场演出活动中,2000余名基层群众一同在现场观看了演出。演出还通过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同步直播,线上观看者超27万人次。

江苏加强“送戏下乡”实效性监管,跟踪落实每一场活动满意度测评,动态调整优化服务。同时,加强“送戏下乡”与乡村文旅相融合,既“富脑袋”,也“富口袋”,用艺术的力量联结城市和乡村。“我们以‘四不两直’方式对‘送戏下乡’实施情况进行暗访,结合‘戏曲进乡村’服务管理平台上报数据,准确掌握各地送戏情况,督促各地按时保质完成送戏任务。”省文旅厅公共服务处负责人说。

一边落实监管责任,一边加大宣传力度。今年以来,相关演出依托国家公共文化云、江苏公共文化云开展同步直播,并邀请主流媒体进行跟踪报道,“送戏下乡”活动知名度、影响力在省内外持续提升。

“送戏下乡”有实效,也得到评议部门肯定。省人大相关工作人员评价说,“送戏下乡”工作作为2023年度省政府民生实事项目接受省人大评议,其成效较往年有了较大提升。今年相关工作更进一步,既有传统戏剧选段,又融入流行元素,还有当地戏曲学员们的精彩表演,集中展现了传统戏剧文化在这方水土间的生生不息、薪火传承。

据介绍,下一步,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将持续推动“送戏下乡”活动,通过调研、座谈等方式进一步收集群众反馈,既考虑大众的共性需求,也回应个性化偏好,将更多的好戏送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同时,继续以“四不两直”方式开展暗访,做好“送戏下乡”工作跟踪问效,继续发挥省级“送戏下乡”优秀剧(节)目库作用,研究提高剧(节)目库使用效率,推动送戏质量持续提升,真正把“送戏下乡”这项民生实事办好、办实、办出成效。

“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送戏下乡’就是要让优质的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把最好的公共文化服务送到人民群众心坎上。”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以2024“送戏下乡”工作为契机,以最优质的服务,实现最精准的对接,让丝弦檀板的和鸣声、人民群众的掌声喝彩声,在新时代的“水韵江苏”大舞台上更加响亮,为增强基层人民群众文化获得感、幸福感,描绘出一幅弦歌声声、丝竹悠扬的美好图景。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