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在2024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应“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新时代高校提升劳动教育质量提供了根本遵循。《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下称“《意见》”)指出,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教育的首要问题”培养总要求中纳入劳动教育,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弘扬劳动精神和加强劳动教育的坚定态度,把劳动教育的地位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高等教育机构,作为培育未来社会栋梁之材的摇篮,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以此为指导原则,积极开展和深化劳动教育。
劳动精神是在长期的实践中培育形成的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的精神。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广大劳动者在实践中对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科学总结与发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集中体现,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劳动精神视域的深刻引领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不仅是一项教育任务,更是一场关于价值观塑造与实践能力培养的全面革新。为有效推进这一进程,必须从多方面着手,通过强化顶层设计、营造浓厚的劳动教育氛围、打造劳动教育的大格局,形成协同效应。以此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劳动观,激发他们的劳动热情,最终使劳动精神内化为每一位青年学子的精神追求与行为准则,伴随他们成长成才的每一步。
强化顶层设计 全面推进劳动教育
高校需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精神的重要论述为遵循开展劳动教育,落实国家、省市地区关于劳动教育的系列政策,在高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纳入劳动教育,制定教育教学计划,构建一套完备的劳动教育管理机制,以全面推进劳动教育,实现五育并举。
一要确立管理部门,负责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劳动教育开展。明确职责,并牵头制定课程教学、实践组织、师资培训等相关实施细则。
二要培养一批懂劳动、重劳动、善劳动的专业化师资队伍。通过理论知识的提升、实践技能培训、教学方法培训、职业素养培育等方式,打造一支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熟练实践教学技能和良好职业素养的专业化师资队伍。
三要在劳动教育课程设置上,将劳动教育设置成必修课,在其他课程中结合“课程思政”的要求,有意识地融入劳动教育内容。在劳动教育内容设计上,学校要根据学生成长和发展的需要,科学设置劳动教育课程内容,分阶段、分时间,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系统传导,将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授课内容中,让学生了解劳动知识、明确劳动要求。
四要建立劳动教育考核机制,坚持平时考核、学期考核和学年考核相结合,重成绩,更重参与;重结果,更重过程;重知识,更重实践。依托学生、团队小组、教师、社会场域相关人员等考核主体和学生劳动日志、总结、考核鉴定表等考核介质,形成一套完备的考核体系。
借助校园文化 营造浓郁的劳动文化氛围
高校要积极推进新时代青年大学生劳动教育工作。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将崇尚劳动的理念融入其培育实践中,借助校园文化的育人优势,营造浓郁的劳动文化氛围,使青年学生在校园文化的熏陶下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首先,充分利用传统宣传媒介和网络新媒体,大力宣传劳模和工匠事迹,讲好劳动故事、弘扬劳动精神,用先进事迹和感人故事激励青年学生、感召青年学生,激发其热爱劳动的内驱力。同时,树立正确舆论导向,形成弘扬劳动美、创造美、贡献美的价值导向和时代风尚。
其次,组织开展劳模、工匠进校园活动,通过讲座、座谈交流等形式,使青年学生能够近距离地体验并领会“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精神实质,深刻理解劳动与奉献精神的内涵,进而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最后,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文化主题教育。以重大节日为契机,开展征文比赛、知识竞赛、劳动成果展等“劳动教育周”,公益劳动服务等,倡导勤劳节俭的优良传统,引导青年学生坚定“奋斗的青春最美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青春逢盛世 奋斗正当时”的信念。
“家—校—企”协同 打造劳动教育大格局
劳动教育与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有着较为密切的关联,劳动教育在学校的具体实施离不开家庭和社会的支持。唯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三者之间实现有机协作与相互配合,构建一个全面的劳动教育体系,方能切实提升高校劳动教育的成效。
家庭是劳动教育的“根据地”,父母不仅要教授最基本的家务劳动,更重要的是在家庭劳动过程中将其正确的劳动价值理念、行为方式等基本的劳动精神传递给孩子。
学校是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具体负责劳动教育的实施。按照《意见》文件精神,高校要把劳动教育设为必修课,将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依据“课程思政”的指导原则,实现劳动教育的全面融入。理论课之外,在校内可以设立学农基地,采取“学农基地—劳动周实践—志愿公益服务实践”三步走的劳动实践教育课程,形成一套成熟完备的课程教学体系。
社会场域对劳动教育起支持作用。社会场域分为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基地和专业生产劳动实践基地。高校要积极拓展校外丰富的实践资源,努力搭建平台,结合当地和学校、专业,建立定点实践和实习基地,为青年大学生提供更多实践锻炼的机会。社会服务性劳动实践和专业生产劳动实践“两条腿”同步走。前者以学校团学为主体,通过寒假和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校外志愿公益服务等,号召青年学生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开展实践活动,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投身伟大乡村振兴一线,培育青年学生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增进其实践能力及责任担当意识。后者结合各专业特色,打造“专业—劳动实践—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依托校外专业实习基地,组织青年学生下企业进工厂进行专业实习实训,提高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创造能力。□ 郭秋平
(作者单位: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