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儿和其他小伙伴们一起好好学习,晚上放学我再来接你!”1月25日一大早,住在南京沧波门社区的李女士把孩子送到家门口的寒托班,随后急匆匆地去上班。记者走进沧波门社区寒托班,暖和的空间里,10多个孩子正在跟着老师“诗游南京”。
寒假里,家长们还在岗位上坚守,孩子们由谁来看管?今年,南京不少地方首次开设“寒托班”服务,免去家长们的后顾之忧。
“放寒假前,就有家长来问社区有没有地方可以看管一下孩子。”南京沧波门社区社工刘倩告诉记者,社区里有不少双职工家庭,还有一些是外卖员、快递员等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春节到来,他们迎来最忙碌时期,我们就是他们最坚实的‘后援团’。”
即使是“临时托管”,课程安排也绝不马虎。沧波门社区网格员李钰琦给记者展示了一份寒托班课表,每天不仅有寒假作业辅导,还安排了“嗨,科学”“小小艺术家”等特色课程体验,并且每天不重样。
南京师范大学中北学院的学生叶莹莹,参与了沧波门社区寒托班服务。“寒托班里的孩子们年龄跨度比较大,从6岁到14岁,看管起来还是有一定挑战的。”为此,她提前做足了功课,精心准备了各式各样的上课小道具,努力与孩子们交朋友,“刚开班的时候,一个孩子总是怯生生的,不敢说话,我就多跟他互动,带他一起画画。后来,他开始主动举手说‘老师,我想和你挨着坐’!”
在南京江北新区,由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等单位牵头开办的公益寒托班有49个,基本覆盖所有街道、园区,均为今年首次开设,近800名小学员在这里安心过寒假。为了保障寒托班质量,南京江北新区党群工作部与江北新区教育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协商,每个办班点至少配备3名工作人员,包括班主任1名、志愿者2名,班主任由教育系统协调选拔优秀教师担任,志愿者除了社区社工队伍,还招收了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工作。
还有一些寒托班,直接开到了企业园区里。年关已至,南京生物医药谷内,在一家科技公司上班的刘云还在忙着手头项目的年底验收工作,7岁的孩子谁来带?正当她发愁时,一则好消息传来:新区的寒托班,办到了生物医药谷内。她火速报了名,上班时间把孩子送到寒托班,下班再带回家,“孩子来上课很开心,每天回家都兴高采烈地跟我说又有了新体验,还交了新朋友,现在每天愿意早起去寒托班。”
“员工有需求,园区就有响应。”南京江北新区生命健康产业发展工会联合会副主席刘晓秋表示,园区内不少研发型企业青年员工比例较高,为了免除职工上班的后顾之忧,园区今年首次开办了寒托班,希望通过暖心托管教育,让员工真正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暖,“我们的寒托班取名为‘谷粒学堂’,每一个孩子都是药谷内小小的‘谷粒’,期待他们在这里茁壮成长。”
刘云对此深有感触,籍贯安徽的她已经在南京工作了近10年,并在此成家立业,如今孩子上了小学,园区还在寒暑假提供公益托管服务,成为她继续扎根在这里的真实动力。“南京已不再是我的‘第二故乡’,它真真切切成了我的家。”刘云说。□ 本报记者 杨频萍 程晓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