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0 > 童心抗疫 从我做起 > 文化活动 > 作品展示 > 正文
学习;学生;学校
江苏扬州:三个“不”划重点 “在家上课”如在校
3月2日起,江苏省扬州市中小学“线上学习”正式启动。按照“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都不落后” “一个都不掉队”原则,扬州各地教育部门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不让一名学生...
2020-03-11 14:40:00  来源:扬州文明网  

3月2日起,江苏省扬州市中小学“线上学习”正式启动。按照“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落后”“一个都不掉队”原则,扬州各地教育部门全力做好保障工作,不让一名学生掉队。

汤汪小学为孩子送电脑装网络

广陵区

所有任课老师同步听课,做好线上答疑

“真的很感激学校的老师,不仅免费借电脑给我们用,还帮我们联系免费装宽带。”3月5日上午,看着汤汪中心小学校长赵政在自己家里忙上忙下,学生小李的母亲感动地说。

此前,汤汪中心小学对全校存在线上教学活动困难的学生进行了全面排查,最终有7个孩子,因为家庭困难,存在难题。汤汪中心小学校长赵政最终决定将学校目前的办公电脑借给这7个孩子使用。“现在学校没开学,办公电脑使用不上,借给孩子用,可以解决孩子无法上网课的困难。”赵政说。

同时,学校还联系了移动公司,免费给这些家庭提供网络服务,并安排了4名党员干部,为孩子们提供一对一的帮扶指导。

广陵区教育体育局前期对辖区内所有学生进行摸底,通过电话点对点询问了解,并根据学生家庭实际状况,制定“一生一策”解决方案。例如有部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缺乏上网设备,经教体局统一协调,为上述家庭调配平板电脑并免费提供疫情期间上网服务。

各个学校千方百计,想尽办法,确保所有孩子都能进行“线上学习”活动。如头桥中学和东关小学主动联系当地广电部门,上门安装数字电视,解决了部分学生线上学习的后顾之忧。区教体局通过发放告家长书、电话沟通等形式告知所有学生,疫情防控期间的“线上学习活动”不强求打卡,不强求交作业。开学后,学校会组织骨干教师进行“零起点”辅导,保证孩子不掉队。针对暂未回扬的外地学生群体,他们当中还有部分人无法进行“线上学习”活动,滨江小学班主任张老师主动与这些学生联系,提醒他们在疫情严峻形势下,把身心健康放在第一位,科学、适度安排学习、生活和锻炼,让居家学习生活丰富多彩。

为保障“线上学习”活动高质量开展,广陵区在播放教学视频的同时,所有任课教师也同步听课,课后做好线上答疑和个别辅导等工作。

邗江区

摸查困难学生,提供平板电脑和流量充值

在家参加“线上教学”前,邗江区公道中学上高三的朱天艳、朱天巧姐妹俩,家里只有一部老旧卡顿的手机。好在开课前,公道中学校长沈文涛把平板电脑送来了。根据全员家访摸排的信息,学校还为17名家庭困难学生免费提供三个月的无限量网络服务,确保全校学生线上学习一个不少。针对资料打印困难,该校30名教师志愿者还化身“快递员”,将资料送到近500名考生所在的社区,每次行程数百里,不少老师每次送10多个小时。

邗江区教育局充分运用各类优质资源,积极化解师生和家长的焦虑情绪,在坚决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同时,推动线上教育教学服务再提升。

疫情期间,为了让每个学生都享受到同样公平的教育,邗江全区86所中小学校和幼儿园由班主任逐一联系,共摸排困难家庭中小学生419人、幼儿37人,针对学生实际问题,各学校、幼儿园切实做好资金资助、疫情防护、居家生活指导、在线学习辅导和心理疏导等五项工作。区教育局为56名学生提供平板电脑和流量充值,各学校也积极筹措帮助32名学生解决学习网络和终端问题,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实时参加在线学习。

此外,邗江区教育局还特别为援鄂医护人员子女推出“五大特别关爱行动”,包括为每家提供一名热心志愿者,提供一次暖心家访,提供一位贴心老师,提供一名细心“医生”,提供一份“爱心大礼包”,全区21名援鄂医护人员子女分别收到600元移动流量包,既方便亲子两地沟通,也便于孩子居家参加网上学习,让援鄂医护人员安心抗“疫”。

江都教育部门为贫困学子送平板电脑

江都区

购置136台平板供贫困学生使用

小黄是江都真武小学四(3)班学生,长期和爷爷奶奶生活,接到开展网上教学的通知后,班主任戴菊秀老师第一时间就联系该学生奶奶,请她准备好观看设备。但在统计班级观看“智慧课堂”人数时,发现小黄并未观看。“打电话一问,原来他不会使用智能手机,且奶奶做小生意要用手机。”考虑到孩子已经近视,手机屏幕又小,戴老师建议他采用电视收看。随后立即上报学校,及时联系网络电视工作人员帮助解决电视线路等调试问题。在得到该学生已经能正常收看的消息后,戴老师心里的石头才最终放下,向学校汇报解决情况。

3月5日,江都区政府分管负责人、教育局负责人来到吴桥镇,为该镇中心小学贫困学生谢思珏、谢强姐弟俩送来两台华为平板,让姐弟俩能够顺利“上线”,享受江都区的免费网上学堂授课。

记者了解到,江都区政府组织教育局、各镇政府在认真排查的基础上,出资16万多元购置了136台华为平板,配发给贫困学生使用,电信公司免费为136名贫困家庭学生安装网络。同时,该区教育局组织就近老师上门指导,确保学生及时收看网络教学,确保疫情线上学习期间不让一名寒门学子因贫“掉线”。

仪征市

整合各方资源,开设线上微课堂

3月4日,江苏省委教育工委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葛道凯率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组部分成员来到仪征,检查指导校园疫情防控工作。

当了解到仪征为部分贫困家庭中小学生配备线上学习设备,做好上网费用减免和经费保障,确保全市学生线上学习参与率100%时,葛道凯给予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

据悉,仪征市教育系统根据疫情防控要求,按照“一校一案”原则,科学制定线上教学和管理方案,结合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类型学生等方面情况,确定学习内容和课程计划,合理安排线上教学任务,有效指导学生安排好居家学习和生活。教育局相关职能科室对线上教学及时进行指导培训,并提供技术支撑与后勤保障。实施局校联动,推动校际互动、家校互动,加强对教学工作的监督与指导,并整合各方资源,满足广大学生多层次、多样化需求,确保工作规范有效。

同时,党员干部、优秀骨干教师积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开设线上微课堂、微讲座,开辟教学新阵地。

高邮市

“一人一案”,保障线上学习全覆盖

“之前每次线上学习都要找其他同学帮忙,这下终于不用再为上网课着急了。”看着刚刚安装好的电脑和宽带,高邮市三垛初中左同学兴奋地说道。

原来,三垛初中在摸排新一轮线上学习情况时,发现左同学等3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家中没有电脑及网络,无法正常参与线上学习。得知情况后,学校迅速出击,校长亲自协调,带领电信工作人员,仅用半天时间就上门免费安装好网络及电脑。

记者了解到,高邮市全面摸排区域学生线上学习情况,为138名贫困儿童、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制定“一人一案”,通过配供设备、安装网络等方式保障线上学习全覆盖。落实抗疫一线医务人员关爱举措,成立“1+N”关爱小分队,为23名在邮就读的援鄂医务人员子女提供学业辅导、亲情陪护、心理疏导、科学健身等系列化志愿服务。

宝应县

实施“线上教学”考评方案

“在家学习的情况怎么样?有没有什么问题?”最近,宝应中学老师会经常和学生交流这样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宝应县把“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落实到德育引领、年级管理、教学工作、心理辅导等各环节。突出励志教育和防疫教育有机融合这一重点,通过线上升旗仪式、主题班队会、丰富多彩的专题活动等教育形式,做到防疫与教学并重,健康与成长同行,涵养师生家国情怀。

与此同时,各基层学校成立“线上教学”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制定实施“线上教学”考评方案。对负责人、班主任与任课教师的工作流程进行考核,建立师生线上教与学质量定期检查、反馈机制,确保线上教育教学质量。考核评价结果纳入学校、教师绩效考核,对线上教学工作实绩优、口碑好的学校、教师进行表彰。充分调动学校、教师主观能动性,全程推进线上教育教学工作。(扬州日报记者:刘冠霖)

责编:王逸男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