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生,男,1951年2月生,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航运公司退休职工。1987年10月,建湖警方委托刘永生夫妇临时看顾一名患有先天性脑瘫的被拐男童。但因始终未能找到男童亲生父母,刘永生便主动承担起抚养责任,公安机关也帮助男童申报了户口,并取名刘军。37年来,刘永生和家人对这个没有血缘的“儿子”视如己出,为给刘军治伤治病,几乎花光了家中多年的积蓄,但刘永生从未后悔,用真情给了刘军一个温馨的家。刘永生曾获“江苏好人”荣誉称号。
派出所临时托养被拐男童
1987年10月,建湖县公安局水上派出所破获一起拐卖儿童案件,解救出一名男童。由于一时无法找到男童的亲生父母,时任所长王正扬决定将男童暂时寄养在县航运公司职工刘永生和杨为菊夫妇家中,待破案后再转交其亲生父母。刘永生夫妇时年均为38岁,一向乐于助人的他们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重任。
妻子杨为菊很可怜男孩,说:“这孩子命苦,这么小的年纪,就被人贩子抱走,离开了父母,我们一定要把孩子缺失的父爱、母爱给补上。”但当天给孩子洗澡时,夫妻俩发现孩子不会说话,而且身体有点异样,胸部凹凸不平,食指不能弯曲。经过多方求医检查,确认孩子患有先天性脑瘫,无法治疗。刘永生夫妻俩得知后,非但没有嫌弃他,反而更加小心仔细地看护孩子。
视同己出37载精心照料
公安机关虽明确专人专案调查,却始终未能找到孩子亲生父母。1988年12月底,公安人员来到刘家,征求夫妻俩意见。夫妻俩表示:“我们工资虽不高,但够吃够用,只要有我们一口,就不会饿着孩子。”公安机关经再三征求意见,同意将孩子留在刘家,并帮助申报了户口,给孩子取名刘军。夫妻俩亲生女儿刘芹,只比刘军大9岁,是刘军的姐姐,小时候也经常帮着父母照顾“弟弟”。
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刘军慢慢长大。但在成长过程中,先天性脑瘫的毛病日渐显现。1995年,刘军在水泥地跌了一跤,造成颅脑损伤。家人立即将他送到县人民医院救治,水上派出所干警闻讯赶来,并向院方说明刘军身世。县人民医院经过研究,免除了刘军开颅手术的所有费用。2006年4月,刘军在县城向阳路与一辆面包车相撞,双腿被撞断,刘永生专程去南通找来骨科专家读片、咨询手术方案,先后做了3次手术。2018年腊月,刘军跑没了,一家人彻夜寻找,次日早上5点多,才在离家19公里外的阜宁县公兴镇将人找回。
刘永生说:“平时省吃俭用,好不容易存下的一点积蓄,为给刘军治伤,全部花光了。钱是身外之物,只要把刘军伤治好,花钱我们也高兴。”2019年下半年,刘军又出现尿血症,刘芹请假带他去医院检查、治疗,消除了病灶。
美德传承三代爱心接力
如今,刘永生和杨为菊双双年届古稀。由于年龄和身体的原因,渐渐感到照料刘军力不从心。于是,他们把照顾刘军的重任交给了女儿刘芹。刘芹也毫不犹豫地一口答应,并经常回到娘家帮忙照应刘军,为他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带他去医院检查治疗等。在刘芹的悉心照料下,刘军的生活依然充满了阳光和温暖。
刘芹的女儿葛梓轩今年18岁,品学兼优,在外公外婆和妈妈的耳濡目染下,从小她就对“舅舅”特别尊重关照。每次吃饭,先把好吃的菜夹到“舅舅”碗里。逢年过节添置新衣服,先要妈妈给“舅舅”买。她还经常搀着“舅舅”去逛超市、散步。遇到其他人对“舅舅”异样的眼光或起哄,也会勇敢站出来争辩解围。说来奇怪,刘军虽患脑瘫,不会说话,但每次见到“外甥女”回来,总会咧开嘴笑个不停,还从嘴里冒出两个让人勉强听懂的字:“宝宝!”
刘永生一家三代人在家庭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精心照顾刘军,感动了许多人,也引起社区的关注。2008年1月,社区主动与县民政、医保、残联等部门联系,为刘军办理了低保、医保和二等残疾认定手续,在每年春节也会登门看望慰问,主动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刘永生一家人的事迹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大爱和坚持,也激励着更多人关注弱势群体、传递正能量。在这个充满爱的家庭里,刘军虽然身患残疾但他却拥有了一个温馨幸福的家和一个充满爱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