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曹丹妮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1922年的秋天,20岁的何宝珍来到长沙清水塘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家中。此时正在领导安源工人罢工的刘少奇,也来到了清水塘找毛泽东联系工作,在这里,他邂逅了端庄秀丽的何宝珍。
何宝珍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刘少奇居然如此年轻。观察入微的毛泽东对何宝珍说:“宝珍,安源工人俱乐部正需要女同志,你去那很合适。”就这样,何宝珍随刘少奇来到了安源。
第二年年初,何宝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白天她给孩子们上课,晚上为工人们补习文化,刘少奇也经常到工人夜校听她讲课。共同的斗争生活使两颗为革命热烈跳动的心不断靠近。这年春天,山花遍野时,刘少奇与何宝珍在安源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婚后,何宝珍和刘少奇辗转南北,奔波革命。儿子斌斌和女儿爱琴的降生给他们带来了紧张工作后的喜悦和欢乐。但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和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不允许她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何宝珍只得将襁褓中的儿女托付给他人抚养。离别时,她抚摸着孩子亲了又亲,泪如泉涌,心似刀割,久久不忍离去……
她知道自己是个母亲,更是一个战士,为了革命事业,她只能将对孩子的不尽牵挂深埋在心里。
1932年冬,刘少奇前往苏区,何宝珍独自带着小儿子毛毛在上海坚持工作。担任全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的何宝珍,为营救被捕同志四处奔波,常常是一大早毛毛还没醒就出门了,回来时,毛毛已经蜷缩在墙角睡着了,脏兮兮的小脸上还挂着伤心的泪珠,令她心疼不已。
日夜奔波的她却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3月底的一天,一群便衣特务包围了何宝珍的住所,何宝珍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她迅速冲到床下,掏出一沓文件扔进火炉,转身一把将3岁的儿子塞到邻居大嫂的怀里,匆忙地说了一句:“请帮我照看一下孩子。”
何宝珍被特务带走时,毛毛大哭起来,“娘、娘”,孩子的声声呼唤,让何宝珍感到了撕心裂肺的疼……
1933年仲夏的一天,沉闷阴暗的南京模范监狱里,新来了一位小姐妹,她就是何宝珍,她活泼开朗、机智聪敏,比狱里的几位大姐年龄小点,大家都叫她“小大姐”。小大姐不仅会唱歌唱戏,还擅长表演,常把旧戏曲填上自己想出来的新词,演唱给大家听。她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着其他难友,驱赶了狱中的阴霾时光。
可是有一天,难友帅孟奇看到这位小大姐望着屋顶发呆,就问她“宝珍,怎么了?”何宝珍突然泪水夺眶而出:“不知我的孩子们现在怎样了?斌斌在老家好吗?爱琴怎样?有人愿意收留毛毛吗?”帅孟奇知道,这个表面快乐的小大姐,是多么思念自己的孩子啊!和孩子每次分别竟然都是永别,心里有多痛啊!正想安慰时,何宝珍一下子站了起来:“人民不解放,我的孩子们也得不到幸福。但愿小宝贝们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着活下去。等革命成功后,送他们去学习,让他们学科学,学技术,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934年深秋的一个黎明,何宝珍被押到了雨花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何宝珍高唱着《国际歌》,望着远方。她分明看到了东方的晨曦,看到即将到来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