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郑逸笛
江苏省档案馆志愿讲解员
1965年初秋的一天清晨,在江苏省如皋县民政科招待所凌乱矮小的旧房旁,工人们正在下水道挖地扒砖进行翻建施工,忽然发现下面出现了一个不太大的砖砌圆拱,看上去完全是人工制作而成,但又与下水道无关。
大家感到奇怪,就叫来几位干部一起查看。众人小心翼翼地将圆拱挖开,只见圆拱内放着一口铁锅,锅上有木头锅盖,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双女人的绣花布鞋。此时,绣花鞋已风化,手一碰就成灰。铁锅虽已锈蚀,但仍可勉强端出来。揭开锅盖,里面的东西让现场的人大吃一惊。只见锅内放着一副脚镣、一把刺刀、三排子弹,均已严重锈蚀。拿开刺刀、子弹和脚镣,意外地发现放在铁锅正中间的一枚石质印章。这枚印章由一块青田石制成,素净典雅、上圆下方,圆高0.15厘米,方高1.9厘米,印面从左至右镌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十二个火红的阳文小篆字。虽经岁月淘洗,但印章保存完好。
这枚印章是什么时候刻制的呢?如皋县委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党史档案专家展开调查鉴定。经过鉴定,这枚印章是早期中共如皋县委使用的公章,埋藏印章的地点原是国民党的看守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关押过我党许多革命志士,有许多同志在这个监牢中受折磨、遭摧残,直至英勇牺牲。据此可以断定,刺刀、子弹、脚镣和这枚印章是革命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埋入地下保存下来的。
那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谁呢?又是怎样遗失的呢?
历史无言,档案有声。党史档案专家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逐渐为我们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谜底。
1927年,是红旗漫卷的一年,更是腥风血雨的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摧残。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皋城南福成庵成立,成为江苏最早成立的县级地方党委之一。在残酷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委甫一成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围剿、疯狂镇压。江苏省委仅成立半年多,就遭受三次大破坏,陈延年、赵世炎两位省委书记和黄竞西、郭伯和、陈乔年等一大批省委领导先后被捕入狱,被敌人杀害。
如皋县委主要领导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重点缉拿、屠杀的对象。1929年1月16日,上海滩出版的《申报》专门报道了缉拿中共如皋县委书记徐芳德的消息,文中还提到了如皋县委印章的下落。文中记述:“前经县政府悬赏通缉之共党首领徐芳德,于10日上午在卢港区贲家巷地方,被驻防该处之公安队拿获,其护兵二名,一名杨立轩,从杨身上搜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江北总指挥印,及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各一方,一为长方形,一为正方形,均系石质。徐之身上,搜出手枪盒炮各一支,子弹44粒。”
由此可以断定,早期的中共如皋县委印章,在徐芳德同志被捕时落入敌手。1月27日晨,徐芳德被敌人杀害于如皋北门,年仅28岁,就义前,他不断高呼“共产党万岁”,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徐芳德同志牺牲后,又是谁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将印章珍藏起来的呢?
经过调查发现,当年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女秘书李蕴玉,极有可能就是革命遗物的保存者。李蕴玉是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吴丹枫的妹妹,我党利用她丈夫董雪山时任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大内总管”总务科长的时机,将她安插在如皋县公署内工作。李蕴玉在1928年“五一”暴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掩护了我党不少同志。
一方印章,承载了一段血色岁月,也铭刻了一串英烈的名字。从1929年初到1933年春,仅仅5年时间,就有徐芳德、吴亚苏、韩铁心、王玉文、汤士伦、穆子奇、于咸、吴汝连等8任如皋县委书记相继被敌杀害、壮烈牺牲。在反革命屠杀极其疯狂的时刻,赴白色恐怖中心的如皋县委任职即意味着牺牲。但是他们毅然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地站在了狂风巨浪的潮头。他们赤胆忠心、凛然赴死的革命精神,在苏中大地上播种下红色的种子,也正是李蕴玉同志拼死保存革命遗物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