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9月19日,新华日报刊登“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开工”
这是一份1950年9月19日《新华日报》,在第二版的页面显著位置刊登着以“人民政府积极扶助下,栖霞山江南水泥厂开工”为题的报道。报道最后说:“开工日,江南水泥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陈范有和该厂厂长赵庆杰亲自举行点火,巨型璇窑渐渐转动,栖霞山上冒起缕缕青烟,十六年的筹建工作于此结束。”
江南水泥公司于1935年开始筹建,经历过各种危机和困境。如在七七事变前,为避免日本军事、经济侵略而南下建厂。1937年当江南水泥厂即将建成时,全面抗战爆发,形成了江南水泥厂难民营,庇护、救助了数万难民。同时也与日军军事管制的企图机智周旋、顽强抗争,工厂坚持不开工,八年间未曾生产过一吨水泥,最后遭致日军拆毁机器设备,工厂被劫一空。
这份档案是当时的国家石油管理局订购1000吨油井水泥,并预付货款的70 %的一份订单。1949年南京解放后江南水泥厂得到人民政府大力支持。政府不仅帮助解决工厂生产所需的能源问题,还帮助解决流动资金问题。1950年5月,一条66000伏高压输电线路建成。
1950年8月,华东军政委员会工业部陆续向厂方订购水泥7700吨,并预付货款。煤建公司先交燃煤3000吨,以煤换水泥1700吨,以解决公司的资金不足。
正因为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公司上下的不懈努力,江南水泥厂克服种种困难,终于迎来了工厂的正式开工点火。江南水泥公司创始人、总经理陈范有为其商标起名金轮牌,希望江南水泥厂亦像金轮一样滚动起来,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在其后的几十年里,江南水泥厂正如滚动金轮一样发展壮大起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传奇,填补了一个又一个业界空白,成为近代民族工业发展史上的一部传奇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