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3 > 强国少年——E起做新时代“四个自信”好少年 > E起说 > 雨花英烈精神 > 正文
第四十二期 | 胡乔木为他题词“浩气长存”
朗读人:臧与未
2023-04-28 16:0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陈处泰是江苏宝应人。1928年在安徽大学读书,在校期间就开始探索革命真理,参加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后来,他因参与学生请愿被国民党当局通缉,辗转各地后前往上海,在上海法政学院读书,积极参加反蒋抗日斗争,他参加了共产党领导的“左翼社会科学家联盟”(简称“社联”),与同仁举办读书会、组织工人夜校,在青年和工人中传播革命思想。

在友人资助下,陈处泰在法租界开办过印刷厂和书店,印刷和出版一些进步刊物,后来都遭到当局查封。1933年春,由于叛徒告密,陈处泰被捕,因敌人未查出他的真实身份,不久后获释。1934年,陈处泰加入中国共产党。此后,陈处泰成为“社联”的联络员,经常出席该组织的党团会议,在革命斗争中日益显现其卓越才能。

1935年2月,陈处泰出任上海“社联”中共党团书记;6月,任中国“左翼文化总同盟”(简称“文总”)书记。当时白色恐怖相当严重,“社联”“文总”虽然与党失去了联系,但在他的领导下仍能积极开展革命工作。

陈处泰爱憎分明,他多次对妻子讲,对帝国主义和反动派要斗争到底,绝不妥协。他给两个孩子分别取名“不柔”“不让”,其宁折不弯的铮铮气节,可见一斑。

1935年11月,陈处泰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得知他的身份后,对他严刑拷打,他被打断双腿,但始终坚贞不屈。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国民党决意撤离南京。在此前夕,敌人在雨花台秘密处决了一批爱国人士和政治犯,其中就包括只有27岁的陈处泰。

上世纪80年代初,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胡乔木为陈处泰题词:“为革命而生,英名永在!为革命而死,浩气长存!”

文字来源: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