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3 > 强国少年——E起做新时代“四个自信”好少年 > E起说 > 雨花英烈精神 > 正文
第二十八期 | 拒绝营救,母子分梨慷慨赴死
朗读人:尹遇苏
2023-04-28 16:0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在雨花台主峰东南方的知名烈士墓区,青松翠柏之间,静静地安眠着17位雨花英烈。其中有一位名叫孙津川。92年前,他临危受命,担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被捕后,他拒绝同志们为救他劫法场,面对探监的老母亲,他咬下一半梨子,暗示必死的决心,慷慨赴死。

孙津川,1895年出生于安徽一户工人家庭,14岁时前往南京洋炮局做学徒。1925年8月,孙津川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3月任中共南京市委书记,同年6月在党的六大上当选为中央审查委员会委员。

1928年7月,孙津川到南京下关黄泥滩开会时被捕,后被关押于南京卫戍司令部看守所。狱中环境恶劣,一间不足20平方米的牢房中,竟关押着40多人。房间里阴暗、潮湿,地板已经霉烂、发臭,蚊子、臭虫、跳蚤很多。狱友们全部睡在地上,几乎都要互相压着半个身子。一次,看守人员正在持鞭抽打一个因病而动作迟缓的狱友,孙津川见状纵步上前夺下鞭子,高喊不许打人。难友们齐声响应,看守悻悻住手。

孙母探监时,带来孙津川最爱吃的辣椒炒牛肉丝,他总是分给大家一起吃。在他牺牲的前几天,许多同志为了救他伺机劫法场。孙津川担心造成无谓牺牲,连忙带去口信,坚决反对这种行动。他认为“根据当时的主、客观情况,这样做只能给革命带来更大损失”,愿以牺牲自我来保全革命力量。

孙津川临刑前几天正值中秋节,孙母带着月饼等食物前来探监。见到母亲,严刑之下坚贞不屈的孙津川,泪水夺眶而出。母亲问他:“津川,他们会让你出来吗?”孙津川一字一句地说:“妈妈,我既然投了红旗,绝不会再投白旗。”母亲明白儿子心意已决,流着泪拿出儿子爱吃的梨,递给他。孙津川将梨子咬开,只吃了一半,又把剩下的一半递给母亲,暗示母子从此分离,表达了慷慨赴难的决心。

10月的一个清晨,看守所所长高喊孙津川的名字。孙津川镇定如常,与同志们一一握手道别。一出牢门,狱卒便要绑他,他大义凛然地喝道:“不用绑,我决不会跑的!”其后,便壮烈地牺牲于雨花台。

文字来源: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