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3 > 强国少年——E起做新时代“四个自信”好少年 > E起说 > 雨花英烈精神 > 正文
第八期 | “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
朗读人:彭伊米
2023-04-28 16:00:00  来源:新江苏·中国江苏网  

“他是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他是清华最早的共产党员。他为解放事业贡献了生命,施滉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在清华大学图书馆大厅北壁上,有一块大理石纪念碑,上面镌刻了这样的铭文,还镶嵌着一位年轻人的铜像。这位年轻人戴着圆框眼镜,理着寸头,眼神睿智坚定。他,就是雨花英烈施滉。

1917年秋,施滉考入清华学校。“在清华期间,父亲过着清苦的生活,他在图书馆勤工俭学,利用假期当家庭教师,但微薄的收入仍不能维持正常的生活和学业,还要靠同学的物质资助。但他威信很高,当了班长。”施滉的独生女儿施琦生,2016年向记者讲述了父亲在清华读书时的往事。

五四运动爆发后,施滉积极投身其中,成为清华的学生领袖之一。1920年,施滉等人成立唯真学会,施滉当选为会长。1923年春,施滉等人在唯真学会成员内组织了一个秘密社团“超桃”。该社团的宗旨是“政治救国”。

1924年2月初,施滉赴美留学深造,先后取得了斯坦福大学东方史专业学士、硕士学位。1927年3月,施滉参加美国共产党,成为中国留美学生和旅美华侨中第一批党员之一,后当选为美国共产党中央中国局书记。

1930年秋,正当国内革命斗争形势异常严峻复杂之时,施滉毅然选择回到祖国。1931年4月,中共河北省委遭到破坏,多人被捕。施滉临危受命,于1932年5月担任中共河北省委宣传部部长,翌年1月担任中共河北省委书记。

1933年冬,施滉与其他13位同志在北平艺专开会,因叛徒出卖,被国民党军警包围,不幸被捕。后施滉被解来南京,1934年年初在雨花台壮烈就义。

历史永远铭记这位“清华最有光荣的儿子”。85年后,在清华大学2019级本科生开学典礼上,校长邱勇深情讲述了雨花英烈施滉的事迹,勉励3800名新生“人生的意义只有在服务国家、贡献社会的奋斗中才得以彰显”。

文字来源:雨花台红色文化研究院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