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兆琴在浦口区白马生活广场核酸检测集中采样点引导居民有序排队。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王茸 摄)
3月29日凌晨4点20分,50岁的周兆琴醒过来,看了看时间,利落地起床。
所谓的床,其实就是办公室里的一张躺椅,前一天晚上是她每两天一次的夜班日。
周兆琴是浦口区江浦街道白马社区书记,曾当选“南京好人”“南京好市民”。本轮疫情以来,她再次过上了以办公室为家的日子。哪怕不用值夜班,她也是踩着月影归家、顶着星光出门,在家时间不超过五六个小时。
似乎不知疲倦,永远以饱满热情面对群众,周兆琴也因此有了“铁人书记”的外号。
核酸检测采样点,“铁人书记”的半天日常
3月29日,晴,江浦街道白马社区第五轮核酸检测。
周兆琴来到核酸检测点——白马生活广场时,时间刚过5点。
“我们社区老年人多,起床早,虽然通知核酸检测8点半开始,但我昨晚就和医护人员约好,6点多就开始测。”周兆琴解释道。
搬物资、给80多名志愿者培训并分配任务、检查各项准备工作……一直到天边露出第一抹阳光,她都没得空休息。
6点20分,一切准备就绪,两名医护人员穿上防护服,坐在检测台前。此时,广场上来了一批参加核酸检测的老年人。
7点半后,随着阳光逐渐洒满大地,排队的人渐渐多了,出门上班的年轻人、晨起锻炼的中年人都抽空过来检测。
白马社区有居民3.6万人,要一天内做完核酸检测,周兆琴的压力可想而知。她深知要完成这项任务,必须站在居民角度考虑问题,尽可能就大家时间,所以核酸检测点天不亮就“营业”,前几轮都是到晚上11点才“收工”。
周兆琴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上午10点半,记者在白马生活广场见到她时,她刚巡视完一圈,还没顾得上喘口气,一位民警找上她:“周书记,有名男子之前没有做过核酸检测,你看怎么办?”“我去看看。”她赶紧往民警指示方向走去,还没到目的地,又一名身穿西装的男子拦下了她,“周书记,这个临时隔离帐篷放在商场门口有点不方便。”“好的,我来处理。”周兆琴笑着回答,随后低头在手机上打了几行字,步伐稍顿后又继续向前。
未做核酸检测的男子自称半年前来宁带外孙女,平时不出门,所以前几轮核酸检测都没有参加。周兆琴打开手机软件查到其家庭住址,并通知网格员上门核查。在证实男子说法后,周兆琴再三叮嘱:“你平时还要带孩子,做核酸检测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人负责。”男子连连点头称是。
办事“刷刮”是同事和社区居民对周兆琴的一致评价。处理完这件“疑难杂症”,又确认临时隔离帐篷已更换位置后,她向检测通道方向走去,边走边查看手机上刚刚收到的当日“重点人群”梳理信息,每走几步还瞄一眼地上的一米线,查看有没有需要更换的地方。
“习惯了,社区的事情多且杂,见缝插针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周兆琴笑着说。
11点半,广场上的志愿者分批吃饭,“快去快去,我来替你一会。”她从一名“大白”手中接过通道引导牌,引导市民在检测通道内有序排队。
12点,志愿者回来了,周兆琴没顾得上吃饭,而是往广场外走去,“趁着中午做核酸检测的居民少,我去城南河绕一圈,我是河道长。”说完,她骑上“小电驴”匆匆离去。
“我们工作再细一点,居民风险更小一点”
身为社区书记,周兆琴认为自己就是居民的“大管家”,也是守好居民健康关的一道重要防线。
为详细了解外地来宁返宁人员信息,她自己设计了多张表格,每天都会让社区网格员根据摸排情况更新内容。记者看到其中一张表清楚注明了哪些居民从外地回来、哪些居民在集中隔离点、还有哪些居民居家隔离中;表格中不仅有“已隔离××天”等基础信息,还有一些注意事项,如“××需要定期服药”“××夫妻俩年事已高”。
另一张表格似乎与疫情无关,记录的都是一些特殊情况,如融侨观邸小区××户有一名少年腿摔断了,还有一名老人年过八旬一人独居等。
“这些都是我们的重点服务对象。”周兆琴介绍。根据之前经验,她发现部分居民因一些特殊情况,出门做核酸检测不方便,于是特意在数据库中将他们梳理出来,尽可能提供上门采样服务,争取做到“一个都不少”。
不用做规模性核酸检测的时候,周兆琴将主要精力放在社区疫情防控工作上。白马社区有22个小区,她每天全部走访一遍,同时对社区46名独居老人进行重点照顾。有时候走得实在吃不消了,就骑着电动自行车再跑跑。
就在记者采访的前一天晚上,周兆琴带着医护人员上门采样了12人,主要是因腿部骨折或者瘫痪在床等原因行动不便的居民。回到办公室后,她又梳理了一遍新增的居家隔离居民,挨个打电话询问:“网格员有没有对接”“有没有需要帮助的地方”……
“我们工作做得越细,居民感染病毒的风险就越小。”周兆琴总是这么和同事说。
疫情无情人有情,服务将心比心
疫情无情人有情。
社区里有位79岁的郭奶奶眼睛看不见,疫情发生后,周兆琴一直记挂着她,时常上门看望。“你需要什么就和我说,能不出门就别出门。”每次上门时,她都会这么叮嘱老人,发现老人家里菜吃光了,她也会第一时间买来放进老人家的冰箱。
类似的事情对周兆琴而言只是平常,做社区工作几十年来,她从没和群众红过脸,取而代之的是好评无数。“我也讲不出什么大道理,只是将心比心替居民解决问题。”她笑着说。(记者 王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