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我们的节日·七夕:凸显中国传统智慧与坚贞爱情
2022-08-04 15:02:00  来源:南京文明网  

作为我国传统岁时节日之一,七夕节积淀了中华儿女千年来的生活智慧。七夕节发源于农耕文明,体现了古人对“牵牛”、“织女”两星宿的星辰崇拜,经过魏晋六朝的定型期、隋唐的演进期、宋元的发展期,从星辰崇拜转变为社会庆典,融入了体系日益丰满的牛郎织女爱情故事。大力发掘七夕节所蕴含的中国智慧及传统价值观,让传统节日文化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是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要求。

牛郎与织女:流传千年的美丽传说

七夕节是我国传统岁时节日,具有悠久历史,影响范围较大。七夕节又称“乞巧节”“七姐节”,主要节日活动有拜七姐、看银河、求巧艺等。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关于七夕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主要有时间崇拜、星辰崇拜等不同说法,但其中流传最广,民众最熟悉的说法是“牛郎织女”传说,但星辰崇拜说似乎更加严谨理性,很好地解释了中国古代农耕经济下岁时节日与农业生产息息相关的传统。

汉乐府《古诗十九首》中《迢迢牵牛星》这样写道:“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在《迢迢牵牛星》中,河汉女已初步构成具象化的神话人物形象,而牵牛星仍然停滞在抽象的天体概念层面,乞巧节也仅仅停留在私人祭祀的阶段,这一点印证了七夕节的起源可能并非是牛郎织女的故事,而是古人对“牵牛”、“织女”两星宿的星辰崇拜。

乞巧节经过魏晋六朝的定型期、隋唐的演进期、宋元的发展期,牛郎织女爱情故事体系日益丰满,七夕节转变为社会庆典。

南朝宗懔在《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牵牛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缕,穿七孔针,或以金银玉石为针,陈几筵酒脯瓜果于庭中乞巧。有蟢子网瓜上,则以为符应”。引文印证了七夕节和牛郎织女存在某种“联系”,使得七夕节开始具备情人节的意味。北宋时期开封在“七夕前三五日”便开始了节日准备,“儿童辈特地新妆,竞夸鲜丽”,大约从宋朝开始,七夕节从私人祭祀转变为社会庆典。

也有一些学者并不赞同七夕节是“情人节”或“爱情节”,认为牛郎织女故事来源于东晋以来民间对森严的士族门阀等级制度的抗争,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冲破世俗等级的爱情元素具有一定的先进性。正如茅盾在《茅盾说神话》中记载:“现所存最完整而且有趣味的星神话,是牵牛织女的故事……但《大东》里……亦无恋爱的故事。”

七夕与乞巧:中国智慧的集中体现

七夕节作为中国传统的岁时节日,是中国智慧的集大成者,海纳了中国千年农耕社会积累的智慧:七夕相会,体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和合智慧;爱情故事,反映了坚贞不渝的情感智慧;牵牛织女,体现了农耕文明的实践智慧与和谐生活智慧,与西方虚无的浪漫相比,体现了中国入世的现实主义和充满实践主义的智慧。

北宋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从引文可以了解到“纤云弄巧”是古代女性对高超女艺技巧的追求,而“两情若在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借牵牛织女的典故,歌咏了自由和浪漫的爱情观念,表达了忠贞不渝的情感智慧,成为古今多少痴情儿女不可抛却的情愫。

东汉应劭《风俗通》记载:“织女七夕当渡河,使鹊为桥”,为天河相隔的牵牛织女创造了相见的可能,“万物有灵”和“有情人终成眷属”的中式浪漫迎合了华夏儿女对自由和爱情的憧憬。

宋代诗人张耒所作《七夕歌》:“帝怜独居无与娱,河西嫁得牵牛夫。自从嫁后废织纴,绿鬓云鬟朝暮梳。贪欢不归天帝怒,谪归却踏来时路。但令一岁一相逢,七月七日河边渡”则添了一丝烟火气息,牛郎织女的故事更胜于西方罗曼蒂克式的“男女情爱”,那跃然纸上的古代男耕女织的劳作场面描写,饱含了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实践智慧。男女分工的幸福场面,是现实和谐生活的智慧体现,更是对美好生活的憧憬与向往。

传统文化传承要融入时代底色

今天,随着生产方式和社会分工的变化,七夕节的节日内涵和节日形式与时俱进。乞巧等节日仪式开始简化甚至消失,七夕节的节日内容逐渐脱离了传统文化符号,社会大众对七夕节所包含的中国智慧亟需加深理解。

互联网全球化背景下,媒体融合视野更加开阔,既为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播提供了无限可能和契机,同时也对传统文化传承带来挑战。如何赓续传统,守正创新,是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传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做好中国传统节日的传承和保护,要通过各种形式强化年轻人的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实现技术和文化路径的突破,与时俱进,使我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深入人心。(南京日报 “我们的节日”南京工作室李泽德计青)

责编:孙婷婷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