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灭火器、拔掉保险销、握住喷管前端、对准火焰根部按下压把,就可以喷射了。”6月13日上午,江北新区应急、消防部门的党员专业志愿者在泰山街道为现场的80余名企业负责人示范“提、拔、握、压”四步操作法,通过场景模拟、应急演练的“沉浸式”体验,提升企业安全生产意识和先期应急处置水平。
“七一”前夕,由南京市委组织部牵头组织,一支支来自各行各业的党员专业志愿者服务队伍,活跃在城市街巷、乡村田头。这已是南京市连续第17年开展此类活动,市、区近300名党员专业志愿者踊跃参与,为基层送党课、送关爱、送技能、送服务,共开展12场60项活动,服务群众超2000人次。
党课进基层,凝聚澎湃动力
一身干练的职业套装,胸前党员徽章闪亮,授课人的精彩讲述吸引了大家的目光,他们细细聆听,深深共鸣。
6月24日下午,高淳区淳溪街道河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二楼会议室里,雨花台烈士陵园管理局宣讲员莫佳思为社区党员群众讲授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专题党课《信仰之光》。莫佳思说,听众中既有上了年岁的老党员,也有年轻人,大家听得都很入神。当她现场吟诵雨花英烈邓中夏所作的诗《胜利》时,她看到了大家眼里泛出的光。
最近一段时间,莫佳思特别忙碌,马不停蹄地在社区宣讲,她说:“雨花台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和爱国志士的集中殉难地,有着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我们希望通过送党课这种方式,让大家更好地了解雨花英烈事迹与精神,汲取前进的力量。”
在栖霞区迈皋桥街道,南京市委老干部局组织市老干部文化艺术协会的50余名党员专业志愿者,送来了一堂“传承红色基因”的“沉浸式”情景党课,饱含深情的讲述、身临其境的表演,引起观众强烈共鸣。
南京市档案馆在栖霞区尧化街道金地中心举办了《担负起天下的兴亡——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南京人民抗日斗争档案文献展》,来自该馆的赵喆现场悉心讲解16块展板上的史料图片,不少观众驻足观看、聆听。“通过进社区举办流动展览,将红色档案转化为生动教材,和大家一起重温那段艰苦卓绝的斗争历史,感悟‘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英雄气概,激励新时代奋斗者赓续红色血脉、续写奋斗华章。”市档案馆有关负责人说。
技能送上门,蓄势赋能促发展
“看,我给你飞个8字环绕!”溧水区和凤镇的一位种植大户,迫不及待地向同伴展示刚刚掌握的无人机操作技能。近日,市区两级农业农村局党员专业志愿者先后在六合、溧水组织了2场植保无人机业务知识和操作技能演示培训,为130多名无人机飞手解锁“新功夫”,让科技赋能农业生产。
市农业装备推广中心推广一科薛壮介绍,当前农用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植保、施肥、播种等农业生产各方面,“我们通过组织开展技术培训,提高他们的技术操作水平,解决他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日常维护等问题。”
薛壮表示,接下来,他们还将常态化深入农村生产一线,面对面、“手把手”开展农用无人机操作、维修、保养等指导和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机具效能,促进农业生产向智能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型升级。
就在新晋“飞手”忙着学习掌握植保无人机操作技能的同时,栖霞区八卦洲街道居民於凤娜参加了市商务局党员志愿者为商户举办的直播带货培训课程。有心成为“三农”短视频博主的她,一边听课,一边记录。“老师讲得通俗易懂,很管用。”於凤娜说。
家住尧化街道的居民张嘉伟则在“家门口”听了一场由市科协党员专业志愿者带来的人工智能培训课,“我平常只会一些简单的AI使用技巧,比如生成图片。今天老师讲了一款AI软件,把图丢给它可以自动生成PPT,以后工作用起来就方便多了。”
从植保无人机操作、人工智能到短视频制作,这些培训积极回应老百姓学习新技能的新期盼,为他们提高生产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送去了“及时雨”。
关爱送到心坎上,贴心又暖心
“我们来和您‘换班’了。”6月20日,南京市残联党员专业志愿者敲响了景明佳园陈奶奶的家门。房间内,77岁的陈大爷因脑梗已卧床多年,老伴陈奶奶长期陪伴照护,一刻也离不开,体力和精力严重透支。多亏了志愿者们的帮忙,让陈奶奶可以短暂“放个假”。
“很多老年人不间断照护重度残疾人,耗时耗力,针对这一情况,我们推出了‘喘息服务’政策,一方面减轻他们的照护压力,另一方面也给他们一些专业指导,今后我们会继续加大对这些困难群体的帮扶力度。”市残联教育就业处处长沈群芳介绍。
为了更好服务快递员、外卖员和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来自市区两级社会工作部门的党员专业志愿者们,走进鼓楼、栖霞、江宁、六合等地的商圈、宁小蜂驿站,为新就业群体送上夏日慰问。“饿了么”外卖小哥徐基苗领到了一份贴心“大礼包”,“有清凉贴、清凉油、藿香正气水等,都很实用。”他说。
把党员组织起来,用专业化的知识和技能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这是党员教育管理的题中应有之义。南京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党员参与到志愿服务中来,就是以实际行动转作风、树新风、促发展。”(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张安琪 通讯员 杨莉 杨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