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里螃蟹应该不是被农药水毒害的,今年天热雨水少,螃蟹产量下降是必然趋势。还有什么疑点?我们再捋一捋。”日前,南京市高淳区北固村村民史廷华接了一通电话,轻车熟路地赶往“案发”蟹塘。他绕着蟹塘仔仔细细看了一圈,把螃蟹的“死因”反馈给养殖户张大哥。经他这么一说,张大哥的态度缓和下来。
前不久,张大哥家蟹塘有螃蟹死亡,他怀疑是陈某家的农药药水流入了共用的沟汊,向其讨要说法,两人大打出手。而史廷华作为高淳区阳江镇北固村农业带头人,擅长从专业养殖角度“断案”,村里的农户有了矛盾纠纷,都喜欢去挂他的“专家号”。
近年来,北固村秉持“矛盾不出村”原则,发动老党员、退休律师、农业带头人等“身边人”纾解村民急难愁盼,日渐形成了“村民有事村民讲,村民纠纷村民解”的氛围。
由于地处水乡圩区、土地稀少,北固村里常有“寸土必争”引发的邻里纠纷。张氏兄弟因房屋地界问题闹起了矛盾,弟弟发现哥哥在建房时墙基越过了分界线,据理力争一步也不肯让,哥哥无奈找到70多岁的张老。张老与张氏兄弟促膝长谈三个多小时,最终,兄弟俩握手言和。
“像遗产分割、土地界线这类涉及核心利益的家庭矛盾,年纪大的村民来调解反倒能起大作用。”北固村党总支书记吴志峰感慨,村事调解讲究“对症下药”,通过整合各类调解力量,村里针对不同类型矛盾纠纷,活用不同的化解方法,调解成功率、当事人满意度持续提升。
现在,北固村的调解员按需分成多个大类,村民可以在调解过程中选择自己信任的调解员介入。
张某与妻子感情不和闹离婚,商量好一人抚养一个孩子,可他却临时变卦,不肯让女方带走小孩。就这样,夫妻俩的事升级为双方家族之间的矛盾。政法网格员请来了“周公”老吴。这桩婚事是老吴说的媒,他清楚地知道两人从相识到结婚,再到这么多年相互扶持的过程,和双方家人也相熟。最后,老吴提出按最初方案来,但不割断两个孩子之间的联系,圆满化解了纠纷。
据了解,“周公”是高淳当地对媒人的称呼,尤其对农村地区的已婚家庭而言地位特殊,夫妻发生矛盾时,找“周公”居中调和,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此,北固村结合本地风俗习惯,针对婚姻矛盾纠纷专门召集“周公”调解员,通过“周公”讲情、基层调解员明理、政法网格员释法,至今已帮助27对夫妻修复关系。
“这些‘熟人’调解员利用人熟、地熟和情况熟的优势,为同村村民提供了近距离、低成本、高效率的调解服务。”吴志峰告诉记者,除基层调解员以外,目前已发展了16名乡村“能人”加入本村调解队伍,热心参与构建邻里一家亲的和谐家园。(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马忆玲 通讯员 宁司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