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公民。11月15日,溧水区洪蓝街道傅家边社区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农家书屋,开展“移风易俗人人参与 培育新风家家受益”主题宣教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普及绿色殡葬、厚养薄葬理念,为辖区青少年及家长带来一场生动的文明教育课。

活动邀请了洪蓝街道“洪色之声”理论宣讲团成员张学琪担任主讲人。张学琪围绕垃圾分类、文明旅游、厚养薄葬等主题,用通俗易懂、贴近生活的方式讲解了移风易俗的重要性。家长与孩子们认真聆听,积极互动,现场气氛热烈。“垃圾不是脏,分对才是宝。”她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场景切入,通过图文展示、趣味问答等形式,讲解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意义。“厨房里的菜叶、果皮是厨余垃圾,用过的纸巾却是其他垃圾,很多人容易搞混。”她一边说,一边通过ppt展示图片,带孩子们现场分类,并通过快问快答方式及时检验大家的学习效果。“我知道,废旧电池是有害垃圾,要单独投放。”一年级的刘嵩祺自信抢答,活动氛围轻松愉快,环保理念悄然入脑入心。

“美景属于每个人,文明出行最美丽。”在倡导文明旅游环节,张学琪结合外出游玩的真实案例,倡导“垃圾不落地、举止更得体”,提醒大家在景区不攀折花木、不乱刻乱画。她还特别提到,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谈及“厚养薄葬”这一传统观念的现代转型,张学琪语气平和却富有力量:“孝心不在排场,而在日常的陪伴与关怀。老人在世时多尽孝,比身后大操大办更有意义。”她分享了身边真实的故事——一位老人临终前最欣慰的,不是子女办了多体面的葬礼,而是每天能吃到孙女亲手煮的一碗粥。不少家长频频点头表示认可,“以前总觉得风俗是老规矩,不能改。今天听了讲座,才明白文明新风才是真正的‘讲规矩’。”家长杨女士感慨,“以后家里的红白事,我们也要从简办、文明办。”
此次讲座不仅普及了文明知识,更以“小手拉大手”的方式,推动文明理念更广覆盖。下一步,傅家边社区将持续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平台,开展形式多样的移风易俗宣传与实践活动。傅家边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移风易俗不是一阵风,而是一场润物细无声的长期工程。我们希望通过一点一滴的引导,让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一个家庭带动一群人,最终让文明成为习惯,让新风成为风尚。”
通讯员 曹万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