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家住苏州市姑苏区白洋湾街道路南社区的钱兴珍刚吃过午饭,就喊着老邻居一起到路南日间照料中心听书。作为书场的忠实粉丝,每到夏天,钱兴珍就准时在下午1点候在书场前,已经听了八年。一曲曲婉转悠扬的苏州评弹,唱出了新时代下居民的幸福小康生活,见证了社区治理向高质量、高效率、高服务水平的跨越转变。
传统文化唱出新风尚 收获“10后”粉丝
今年,路南社区特地邀请了“90后”青年演员,首次将抗击疫情、城市精神文明建设、垃圾分类、网格治理工作都唱进了评弹里,通过他们的演绎,让老年居民也能感受“外面的世界”。区别于普通的“一桌二椅”的传统评弹定式,演员们大胆走下讲台,与大家进行了亲密互动,在保留原有评弹的说唱语调下,将传统文化来了个大“翻新”。
居民正在听书
经过八年的沉淀,书场办得越来越好,前来听评弹的居民也越来越多,现在,更是收获了一大批“10后”粉丝。11岁的薛宇航一放暑假,就跟着爷爷奶奶一起来凑热闹,已经连续四年来书场“报到”,除了感受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呈现的经典韵味,评弹里弹唱出的与时俱进的新内容也让他觉得既新奇又好玩。
为了让更多年轻人喜欢听评弹、唱评弹,加入到传扬中华传统文化的队伍,多年来,社区致力将全方面的基层治理工作融入评弹说唱里,让一曲曲“新旧”结合的曲目唱进居民心里。
党建引领红色阵地打造 安置小区孵化“文化圈”
位于春馨园小区A区的“红心生态园”是建成以来的超人气“打卡地”。别致的景观亭、蜿蜒的步行道、错落的休闲座椅,别具江南雅韵特色的多功能小游园,成为集居民宣传教育、自治议事、文化交流的功能化场地。今年8月,在社区的推动下,听取居民建议,在小游园内竖起了巨大的电子屏,搭起了户外“星光影院”,播放了《建党伟业》《开国大典》等多部电影。傍晚,伴随着阵阵微风,居民们自发搬着小板凳,坐在幕布前观看电影。
居民们正在“红心生态园”参与安全宣传活动
顺着运河书场和“红心生态园”的两个点位,就是“文化圈”的第三站——“红心小站”。由苏州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出资建设的这一阵地位于春馨园小区B区,成为了节日活动的交流阵地。
未来,在社区党建联盟的推动下,路南社区还将不断扩大“文化圈”,串联“文化线路”,让家门口的“运河书场”传唱出更多新时代下的“小康新韵”。
汤越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