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昆山,正被一股蓬勃的运动浪潮温柔席卷。曾经被忽略的城市闲置用地、桥下空间等“边角地”存量资源,如今在匠心打造下被一一唤醒。这些“沉睡角落”成功蝶变为“金角银边”,化作青绿交织的运动空间,成为群众“近”享健身自由的幸福港湾,悄然延展着每个人生活幸福的尺度。
昆山始终秉持着以人文之眼重新发现、以美学之心精心塑造的理念打造运动空间。“一个有鱼的地方”设计借海洋之韵绘制艺术彩绘立柱,褪去建筑原本的冷峻,让来往行人恍若潜入深蓝之境;“拾光里”则将山水之灵、昆曲之韵融入空间设计,勾勒出一幅水墨澹澹的江南长卷;青年城市公园以昆曲水袖为灵感,用飘逸的脉络串联起不同功能区域,形成一幅可游可赏的立体长卷,让运动空间兼具实用与美感。
如今的昆山,运动的畅快触手可及。曹安体育公园的足球场上,一个个年轻身影在绿茵之上划过自由弧线,尽情释放活力;文昌路体育公园的篮球场上,少年们跃起、转身、投篮,汗珠在阳光下闪烁如钻,彰显着青春朝气;中环北线桥下运动场内,孩子们追逐着彩色皮球,用最本真的方式激发身体潜能。
更有诸多充满童趣的角落,让童话照进现实。缤纷运动乐园里,彩色游乐设施点亮空间,一个个小小身影带着清脆笑声追逐奔跑;临湖路桥下空间公园则点燃了孩子们对宇宙的好奇,在他们心中悄悄种下探索未知的种子。
无论晨昏交替,这些运动空间里尽是生命奔腾的律动。长江路桥下运动场的羽毛球场上,人们挥拍跳跃,灵动身影在光影中定格;阮白荡体育公园门球场内,几位老人执杆徐行,动作从容,宛若一幅凝练了时光的工笔画,尽显岁月静好。
如今,这些地方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而是焕新成为一座座充满活力的“动感绿洲”。更重要的是,它们就在居民家门口——无需驱车远行,不必预约场馆,运动与快乐变得如此简单易得,真正让健身融入日常,成为昆山人幸福生活的生动注脚。 作者:刘毕亮 汤天伦 李松巍 阮欣悦 徐飞熊 吴磊
编辑:秦春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