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长”在集中隔离点的点位长 唐传民连续驻扎“阵地”16个月
2021-08-12 09:33:00  来源:徐州日报  

“辣子鸡、菜花肉片、手撕苞菜……今天的伙食不错呀!”8月10日上午11点50分,泉山区某集中隔离点,点位长唐传民正在为隔离人员分餐,此时电话响起,金山办事处又将一名密接人员送到了门口。唐传民来不及拿上自己的盒饭,匆匆赶到门口接人。

这样的忙碌场景,在集中隔离点已是常态。自从去年3月25日担任点位长以来,唐传民已经在隔离点住了16个月有余,每天协调处理各项事务,平均每个月回家“探亲”一次。

驻扎三个点位

“长”在了隔离点

今年7月下旬,疫情防控出现新形势,集中隔离人员增加,泉山区的集中隔离点增加到了5个,与去年年初持平。唐传民负责的西区这一隔离点,人数最多时达到近107人。

隔离点一般都选择在酒店,但不是所有的酒店都具备集中隔离条件,工作人员需要进行详细的前期考查工作。比如要求每个房间有单独空调,不能使用中央空调;要有双通道,实现工作人员和隔离人员从不同出入口进出;每个房间都有卫生间、网络和电视,满足学生上网课的需求,拥有独立的化粪池等等。启用之前还要对酒店进行消毒和改造,对人员进行培训,按卫生学的要求隔离出“三区两通道”。西区这家酒店已经是第三次被征用,唐传民于7月31日来到这里工作,这是他负责的第三个点位。

唐传民今年51岁,中共党员,身为泉山区卫健委综合监督科和安全管理科科长,自从去年3月担任集中隔离点的点位长之后,他就“长”在了隔离点。每天清早6点起床,安顿隔离人员吃完早餐,然后通知当日解除隔离的人员办理手续,并挨个通知部分人员做核酸检测。

“为保险起见,每个隔离人员解除前的核酸检测都有两拨人来做,一拨是疾控中心,另一拨是第三方。”唐传民介绍说,密接人员、次密接人员,来自高风险地区和中风险地区的人员做核酸检测的次数都不相同,他们要做好大量的整理工作。隔离点每天都有人员进驻和离开,唐传民迎来送往、随叫随到。

细心周到妥帖

服务好隔离人员

唐传民带领的12人工作团队,包括医生、护士、消杀、安保、心理支援等,每天为隔离人员提供全方位的服务。

一是“问”。通知隔离人员每天监测体温,医生、护士挨个电话询问测量结果,了解是否有发烧、咳嗽等9大症状,同时解答他们的种种疑问,仅这项工作就要花一个上午的时间,嗓子都会沙哑。

二是“暖”。隔离人员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唐传民首先照顾好他们的饮食,每天都要问清他们有什么特殊需要,有没有什么忌口,能满足的尽量满足。担心有人被鱼刺卡着不好处理,菜谱中极少出现鱼类。

三是“管”。核实每位隔离人员的相关信息,确保准确无误。按照要求严格各项制度。筛选、填表、上报,每一项工作都不能出现纰漏。人员最集中的时候,他们光是输入信息就一直忙到凌晨三四点。唐传民临时办公室内的一张床上,摆满了10个文件夹、几十份文件和各类表格。

四是“安”。部分隔离人员带有焦虑情绪,需要唐传民和心理咨询师耐心抚慰。前段时间火花办事处一名入境人员需要隔离,此人执意要求居家隔离。经过唐传民和办事处工作人员耐心劝说,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对方最终答应接受集中隔离。

唐传民家中有80岁的老母亲需要照顾,妻子身体也不好,但16个月来他只请假带母亲看过一次病,家中大小事务都无暇顾及。

唐传民只是卫健系统奋战在抗疫一线工作人员的一个缩影。无数个“唐传民”,接到任务后不讲条件,放下父母、孩子,第一时间参与点位工作,从揉搓一个酒精棉球到每天几百人次的电话查询,从分发一粒漂白精片到每天密密麻麻的统计报表,从旭日初升到满天星斗,疫情不散,他们不退。

◎徐报融媒记者 吴云 见习记者 芦红侠 实习生 王子妍 通讯员 王媛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