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徐州 > 正文
“幸福小院”里的幸福事
徐州市贾汪区小金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以精准服务满足群众需求
2022-08-02 10:15:00  来源:徐州日报  

“前两天,有外村人路过时,看到我们村这么有特色,还专门把自己的家人带来参观,特别是对我们村的‘幸福小院’赞不绝口。”7月28日,在贾汪区塔山镇彭楼村小金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点的“幸福小院”里,村民小组长张俊俊开心地与记者聊着发生在村里的故事。

小金庄村是彭楼村的自然村,共有86户人家、432位村民。小金庄“幸福小院”作为该村今年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点,位于村中央,是由村民王夫同免费提供的自家房屋改造而成,包括读书角、棋牌室、洗衣房和门口的幸福广场等固定场所,以及小金庄文体志愿者服务队、张俊俊工作室两大品牌服务。自建成以来,以“幸福小院”开展的系列服务活动深得村民喜爱。

“张俊俊工作室”成亮点服务

“张俊俊工作室”是幸福小院重点打造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项目,其工作重点之一就是提供红娘服务。如今,乡村青年的婚恋成为群众关切的重大生活问题之一。在工作室的一面墙上,贴有数对青年男女的合影。“主要是针对本村大龄青年,从去年9月到现在,已经促成十余对。有的已经结婚生子,还有的正在谈恋爱。”张俊俊表示。

2021年9月,为更好地发动群众参与村庄治理,由村民小组长张俊俊牵头,成立“张俊俊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建成之后,将“张俊俊工作室”纳入其中。目前,该工作室共有志愿者18人,除了红娘服务外,还为村民提供邻里矛盾调解、红白事办理等服务,对推动人居环境整治、村庄和谐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特别是在巧用日常生活场景、化解邻里矛盾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贾汪区塔山镇党委书记贺广久介绍:“很多村民闹矛盾都是一时之气,文明实践工作室创造条件,用好日常生活场景,让彼此都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基本一次就能调解好。比如碰到红白事,有矛盾的邻里都去帮忙,可能彼此说一两句话就能打破隔阂,村干部再引导一下,就容易把矛盾解决掉。”

“幸福小院”引领“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

上个月,小金庄村以“整洁有序习惯好 文明程度大提高”活动为契机,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使村庄环境有了质的提升。这其中,依托“幸福小院”这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开展的一系列服务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以“幸福小院”作为样本,小金庄村开展的“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就是其中之一,依据“庭院干净、居室干净、厨房干净、厕所干净、门前干净”五个测评指标,由镇级领导、村级干部、群众代表作为评选人员,分为2个小组,下村入户进行评选,并在评选的过程中给予让庭院整洁有序的合理建议,将服务阵地直接前移到百姓家中。

在村民王雷家门前,“五星级干净人家”的牌子格外醒目。往里走,院子干净整洁,屋内敞亮舒适。“能评上‘五星级干净人家’,很自豪。这既是肯定也是督促,我要保住这个荣誉,自觉带好头。”王雷表示。

据张俊俊介绍,“幸福小院”引领开展的“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对村民触动很大,在村宣传栏张贴评选结果时,很多村民都来围观。“评上的家庭喜上眉梢,排名靠后的家庭想要追赶。‘五星级干净人家’评选,不是看家庭条件好不好,重点要看是否达到五个测评指标。我们每个月评选一次,并重新挂牌,引导村民将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张俊俊说。

志愿服务队直播为锦鲤销售引流

小金庄文体志愿者服务队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有力促进了良好村风民风的形成。

喜欢唱歌的李克峰是其中一员。最近,他在抖音平台直播唱歌、带货卖锦鲤成为乡亲们口中的新鲜事。小金庄村主要的产业是锦鲤养殖,包括李克峰在内的养殖户有十余家。

“幸福小院”里有一间名为农家“乐”的房间,是小金庄文体志愿者服务队活动的阵地,里面还专门为李克峰布置出了一个直播间。李克峰表示,想通过直播为锦鲤销售引流,每天要开播3个多小时,目前他还在学习中。“一方面是爱好,另一方面也是为村里锦鲤销售探寻新路径。”张克峰说。

村民免费提供场地建设“幸福小院”

在“幸福小院”大门两侧,贴着“邻里互助人心暖 文明实践幸福长”的对联,王夫同对此非常认同。今年57岁的王夫同,家里有一些空闲房间。在得知村里建设“幸福小院”新时代文明实践点需要场地时,他自愿将家里两层小楼的一层和院子拿出来供村民使用。“‘幸福小院’是为咱老百姓做实事,感谢村镇领导的努力。村民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满腔热情需要引导好,持续保持下去。”王夫同在表达感谢的同时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我们就是要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和引领群众,这是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理念,也是塔山镇深入推进‘两在两同’我先行——社会文明程度和治理效能‘双提升’行动的执行指引。”贺广久表示,他们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向基层延伸,让“百姓愿意来、来了有收获、来了还想来”成为常态。

■记者手记

想在一起,干在一起

杨波

“村民的满腔热情需要引导好,持续保持下去。”这是村民王夫同的朴素想法。“贴近群众需求,在服务群众中凝聚和引领群众。”这是贾汪区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的核心理念。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课题上,双方想在了一起。

记者在采访中还获悉,免费提供贾汪区赵庄村“幸福小院”和小金庄村“幸福小院”场地的两家是亲戚,关于提供场地之事之前双方并无交流。从这一点来说,“幸福小院”的推动者和场地提供者,干在了一起。

这只是贾汪区进一步深化、夯实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一朵精彩浪花。在将志愿服务和服务阵地前移到“百姓最需要的地方”的文明实践大潮中,贾汪区涌现出一批这样精彩的案例。“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则为这样的精彩提供了低成本、可复制、可推广的操作路径。

文/图 本报记者 杨波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