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新沂市双塘镇坚持以党建为引领,将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通过志愿服务精准化、文艺活动常态化、移风易俗长效化,让文明新风浸润乡野大地,为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能。
志愿服务“暖流”涌动,文明实践融入日常
“大爷,您看这个发型还满意吗?”“阿姨,您的血压有点偏高,平时饮食得多注意。”在双塘镇各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这样的温馨对话时常响起。双塘镇整合党员、医护、教师等力量,构建起志愿服务联动网络,聚焦“一老一小”、困难群体等重点对象,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活动,覆盖政策宣讲、法律援助、医疗健康等领域。围绕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今年累计开展了“关爱留守老人儿童”“暑期防溺水巡查”“人居环境整治”等主题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惠及群众1万余人次,切实将服务送到群众心坎上。从为独居老人上门理发,到为留守儿童辅导作业,再到为种植户普及农技知识,志愿者们化身“政策宣传员”“便民服务员”“文明引导员”,让“红马甲”成为乡间最亮眼的风景线,志愿精神也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文明乡风。
文化盛宴“好戏”连台,乡村生活有声有色
锣鼓喧天,舞姿翩跹。日前,一场以“四季村晚”为主题的群众文艺汇演在双塘镇高塘村文化广场火热上演,由村民自编自导的歌舞、小品、戏曲等节目轮番登场,赢得台下阵阵掌声。让乡村文化活起来,让群众精神富起来。双塘镇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持续加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管理和效能提升,保障免费开放时间,补充更新农家书屋图书,使之成为群众汲取知识、休闲娱乐的“文化驿站”。紧密结合传统节日和重要时间节点,成功举办了“迎新春”民俗体验、“元宵节”猜灯谜、“庆端午”包粽子比赛、中秋节投壶比赛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做到“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更凝聚了人心,激发了乡村活力。
移风易俗“新风”拂面,文明理念深入人心
“现在村里办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负担轻了,风气也好了!”谈及村里的变化,双塘镇的村民感慨道。这一变化,得益于双塘镇持续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工作。双塘镇将移风易俗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充分发挥红白理事会的引导监督作用,大力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孝老爱亲的文明新风尚。将移风易俗内容巧妙融入小品、快板、戏曲等文艺演出,让群众在观看演出的欢声笑语中领会文明新风的内涵,实现思想观念的转变。此外,注重典型引路,深入挖掘和宣传在助人为乐、敬业奉献、孝老爱亲等方面的先进典型,积极向上推选“身边好人”,用榜样的力量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古木村李琳坚持“2元理发”惠及乡邻的事迹获省级媒体宣传报道,便是文明新风吹拂下的生动缩影。
文明浸润乡土,文化滋养民心。如今的双塘镇,志愿服务蔚然成风,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文明新俗深入人心,处处洋溢着积极向上、和谐淳厚的时代新风。站在新的起点上,双塘镇将继续深耕精神文明建设沃土,让文明之花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上绽放得更加绚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