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无锡 > 正文
无锡:年轻人缘何热衷“上夜校”
2024-01-05 09:47:00  来源:无锡日报  

近期,上海、浙江等地年轻人“上夜校”的生活方式在社交平台上走红,“年轻人都在上艺术夜校”的话题冲上热搜。连日来,记者在锡城走访发现,这股“夜校风”已吹到无锡。共青团市委的“青年夜校”首期课程一经发布,3小时名额全部抢光;市工人文化宫的国画、书法、合唱、爵士舞、拳击等课程,也是抢手的“香馍馍”。夜校为何这么“香”?这批年轻人缘何热衷“上夜校”?

夜校“火了”,课程“对味”、主打公益

在新吴区城管局工作的张强是一名“95后”,白天上班、晚上学艺,是他已经坚持了两年多的生活方式。作为一名音乐爱好者,他从小就对唱歌很感兴趣,但由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始终只能将这一爱好“埋藏在心中”。直到两年前得知无锡市工人文化宫有合唱夜校课程,他火速报名。“每周三去上一次课,通过专业老师的指点,演唱技巧有了很大提升,还有幸成为市工人文化宫‘天韵合唱团’的成员,去年走上了无锡大剧院的舞台,参加了职工合唱音乐会!”从业余爱好到登台演出,谈起这段经历,张强感叹,“就像做梦一样,内心有点小激动”。

“其实,上世纪80年代工人文化宫就开始创办夜校,一直持续到现在。”市工人文化宫副主任胡劲峰告诉记者,近年来围绕职工需求,文化宫通过“职工大讲堂”陆续开办了瑜伽、生活急救、烘焙、烹饪、空灵鼓等课程。特别是去年年初,结合职工调查问卷结果,他们对课程内容进一步进行了优化,提升了文化艺术类的比重,开设了国画、书法、朗诵、舞蹈、手机摄影、陶笛、合唱、手作等课程,而且都是免费报名参与。

“青年夜校”的“出圈”,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对了年轻人的胃口”。其中,既有体现国潮风的“锡剧唱段赏析与表演唱教学”,也有主打“养生局”的八段锦,既有契合职场进击需求的“PPT提升计划”,也有增加“外在美”的美妆课程。尽管是免费课程,师资却不含糊。比如,锡剧课程的教师就来自无锡市锡剧院,教授八段锦的老师来自无锡市武术协会,此外还有来自高等职业院校的老师,保证了课程质量。

“火”的背后,是对年轻人内心需要的关照

记者在本地公众号上搜索发现,“去上夜课”正加速成为年轻人群体中的“新晋顶流”,锡城多个载体平台也都纷纷推出特色课程。比如,江阴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结合“市民课堂”设立“澄艺夜校”,去年秋季班开设舞蹈、声乐、体育等六大类课程25个班级。无锡开放大学最近几天推出的“星辰夜校”,首期培训班有活力尊巴、网红中国舞、古筝、“宅就业”职业技能提高班等。此外,不少街道、社区也在结合各自资源,陆续推出夜校课程。

夜校,缘何“圈粉”无数,甚至在上海出现了“超过65万人争抢1万个课程名额”的“盛况”?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这主要是因为真正关照到了当代年轻人的内心需要。为把“青年夜校”办好,在安排课程前,团市委专门到上海市民艺术夜校调研、取经。“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上夜校,主要是出于三方面的需求:职场释压、扩大社交圈和提升个人技能素养。另外,通识启蒙类课程之所以很火,也是因为不少青年在弥补儿时的‘艺术遗憾’,是一种治愈型的寄托。”该负责人说,结合调研成果和后续在网上开展的问卷调查,他们最终排定了“青年夜校”首期10门课程,而从报名结果看,也有些让人感到意外,热度最高的竟然是“八段锦”。“年轻人是否在寻求一种‘卷’与‘养生’之间的平衡?从热度看心态,还有很多课题可以研究。”

采访中了解到,除了类似在上海很火的兴趣类培训班,在锡城,传统技能提升类的夜校,也十分受欢迎,并在不断扩大受惠面。去年,市工人文化宫聚焦服务新业态职工群体,首次面向快递小哥开设“求学圆梦学历提升”邮政专班。顺丰快递小哥陈俊就是其中的幸运儿,“从单位工会知道了这个学历班,我先是报名上了网课,再参加考试,没想到真的被江南大学专升本工商管理专业录取了,圆了我的大学梦!”陈俊告诉记者,之后,他还要上两年半的夜校,向最终拿到本科学历发起冲刺。

“此次邮政专班共有66名快递小哥报名,来自顺丰、京东、中通等8家快递公司,平均年龄30岁,其中最大的39岁,最小的是‘00后’,有45人通过了考试。”胡劲峰介绍,专班联合江南大学推出了覆盖工商管理、会计学、电气工程、国际贸易等在内的8个专业,基本可以满足快递企业管理人员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学历提升需求。

办好“成年人的少年宫”,还需要什么?

有网友形容,夜校是“成年人的少年宫”。夜校的火热,折射出年轻人旺盛的文化生活需求,更反映出他们终身学习、自我提升的精神追求。采访中,也有不少业内人士谈到,特别是文化艺术类课程,对陶冶情操、提高年轻人对美的鉴赏能力大有裨益。“今后,随着交响音乐厅、美术馆等公共文化设施的落成,必然需要一批忠实‘粉丝’,他们来自哪里?应该是一批又一批的年轻人。而日益浓厚的文化氛围,又将在润物细无声中整体提升城市的文化品位。”

不过,如何把“流量”变“留量”、让夜校持续在锡健康发展,还有很多路要走。比如,一些夜校就担心人气上来、开班数量增长后,课程和师资的质量如何保障?再比如,因为不收取费用或是费用比较低,有的人将夜校当成“兴趣尝试班”,上了几节课后不感兴趣就放弃了,容易造成资源浪费。还有,因为目前很多课程都是“启蒙”性质的,随着学员水平的提升,更高阶段的课程能否持续开办下去,毕竟课程越往后投入的师资人力成本也越高……

“在课程质量把控上,我们近年来总结的经验是‘复盘’。”市工人文化宫相关负责人介绍,每年年底都会举办教师座谈会,总结学员反映、课程开设情况,商议是否需要调整课程种类等。今年,他们正谋划如何与区级职工服务中心联动开设课程,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资源进一步下沉到基层。

“能否将授课对象逐步转化成为师资力量?”市青少年发展服务中心人士提出了这样的设想。无锡“斜杠”青年很多,如果通过夜校课程吸引他们的加入,让这些多才多艺的青年走上夜校的讲台,或许也能实现师资的“自我造血”。

道虽迩,不行不至。我们期待,夜校这一时髦的“夜生活”,能在无锡迸发更多创意可能。

(记者 王怡荻)

责编:杨梦媛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