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创新夏日群众文化服务模式。近日,无锡市“文明家门口”惠民活动暨锡山区“夏夜逐光 文明同行”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在锡山圆融嘉悦汇广场火热开启。
这一场融合了文艺宣讲、文明宣教、创意集市、便民服务的文明实践夜活动吸引了众多居民群众驻足观看、热情参与。
锡山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夜模式”
活动当晚,首演的情景剧《时代赞歌》展现了东北塘人如何用勤劳的双手、无畏的闯劲和“四千四万”精神,将家乡一步步建设成为宜居宜业的靓丽城区。
剧中,演员们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表演,将东北塘人艰苦创业的历程展现得淋漓尽致。脱口秀《做文明有礼无锡人》以幽默方式传递文明理念,引发观众共鸣。
活动现场同步发布文明旅游、安全度夏、文明观赛三大倡议。
主题集市:便民服务触手可及
同步开启的三大主题集市成为夜间人气焦点。“文明家门口”专区整合市级10个便民服务摊位,提供健康义诊、法律咨询、非遗体验等惠民服务,街道设置的招聘咨询与托育服务摊位精准对接民生需求。
锡山区“三进城”文明实践市集聚焦政策宣传与互动体验,东北塘街道文化创意市集则以15个特色摊位构建沉浸式文化空间,吸引众多市民驻足。
在“文明家门口”便民服务的市集中,无锡市999救援队的摊位前,模拟心肺复苏练习正在进行。小女孩李梓垛正跟着志愿者学习着心肺复苏,她练习完对记者说:“今天来这里学习了心肺复苏,按压的时候要用力,我的手还有点疼,不过学习了一项新技能,我很开心。”
东北塘街道居民丁女士告诉记者,她现场了解到东北塘“融悦和‘塘’”文明实践品牌,以“日间服务延伸+夜间特色活动”模式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自己也打算报名参加后期“芙蓉夜校”课程,尤其是八段锦、桑巴等课程很吸引人,感谢街道举办丰富的活动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
在“小修小补”的小家电维修摊位前,一位来自东北塘街道的居民杨先生说,“我的电饼铛都坏了一年多了,买的时候好几百,一直舍不得扔。今天散步过来看到有免费维修的点位,我就回家把这个电饼铛拿过来修了。”
“文明不是板着脸说教,它就融入在我们热热闹闹的生活里。”95后青年王志铖表示,在家门口参加本次活动,真是热闹又走心。不光有讲文明的情景剧、脱口秀,让人笑着就把道理听进去了。这样的文明新风,吹得人心里真舒坦。
无锡市学雷锋广场志愿服务队队长余雷说,“我们这些志愿者都是自发来参与‘文明家门口’便民服务的,有的是退休后业余时间过来的,也有的是白天上班晚上空闲时间过来的。这些志愿者的初心和想法都非常纯粹,他们的志愿服务是不求回报的,只希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别人。这些志愿者,包括我自己,我们都认为助人为乐、开心就好。”
锡山文明实践夜这样“破圈”
活动突破传统文明实践时空限制实现“破圈”,通过“日间服务延伸+夜间特色活动”模式,打造“文明实践不打烊”服务品牌。活动整合政府、社区、企业、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形成“文明宣讲+文化体验+便民服务”三维矩阵,累计服务市民超2000人次。
据悉,锡山区将持续深化“文明家门口”品牌建设,计划在全区推广“文明实践夜模式”,结合季节特点推出“秋收文明”“冬暖锡山”等系列主题活动,推动文明实践从“阵地式覆盖”向“场景化渗透”转变,区委宣传部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文明实践像夏夜晚风一样,轻轻拂过每个人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