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为了寻找心中的那片江海
2023-11-06 09:31:00  来源:江海晚报  

滨江临海的南通,孕育了独特而璀璨的江海文化。近日,在市行政中心展出的“江海文化研究成果展”,回眸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自2005年成立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在理论探讨和应用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成果,引发了众多参观者的关注。

活动由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江海文化研究会联合主办。展览现场赠阅的江海文化丛书引得爱书者蜂拥而至,记录研究者跋涉江海足迹的图文展板和书籍展架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循着这一缕江海文脉,我们可以深入触摸这座城市的根与魂。

“江海文化”从何而来?这是一个复杂且长远的命题,也是江海文化研究会的专家学者倾注心血想要解开的谜题。

南通,因江海交汇而生长,因江海融合而崛起。如果说五六千年前的青墩遗址闪耀出江海文明的曙光,那么其后的江海文化是如何诞生、演化的?千百年来,南通人民在这块江海平原上建设家园、创造文化,积累了大量物质的、非物质的文化成果。“江海”这一名词,已经突破自然地域的限制,逐渐成为南通地域文化的标识。对江海文化的溯源及其发展进程的解析,呼唤着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去挖掘和深耕。

2001年,在中共南通市委宣传部的领导下,市文化局和市文联联合召开了“南通市江海文化发展研讨会”。这是南通业界的专家学者第一次提出“江海文化”并展开集中探讨。会后,第一本江海文化专题论文集——《江海文化研究文集》编辑出版。

“这是一次学术上的探讨,也是为组织做准备,参会的这批人后来成为研究会最早的一批会员。”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尤世玮向记者介绍。

随着江海文化普及和研究的深入,成立相应学术研究组织的要求被提上日程。2004年,在江苏省炎黄文化研究会的指导和关心下,南通市江海文化研究会的筹备工作正式开启。

经过一年多的筹备,2005年6月30日,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在中国南通珠算博物馆宣布成立。李明勋、李炎、姜光斗、沈启鹏、黄鹤群、尤世玮、王建明、沈玉成等一群志同道合的研究者相聚于此,向着“青草更青处探溯”。从此,在历届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下,江海文化研究会的工作不断跨越新台阶。

同年10月21日,江海文化研究会的会刊《江海文化研究》应运而生。该会刊本着探讨、传承、弘扬江海文化,为南通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服务的宗旨,广集民智,常办常新,成为江海文化研究成果展示的平台、研究会及会员交流的园地,至今仍以双月刊的形式出版发行,截至目前已出版110期。

尽管研究会的骨干大都皓首穷经,但这些老先生玩起新媒体也得心应手。“江海文化”微信公众号于2021年注册启动,截至目前已发布公众号155期,其中不少微信稿一发布就成为朋友圈的热点,在百姓中扩大了江海文化研究的史料来源和社会影响。在此次成果展现场,“江海文化”微信公众号汇编集《时空回响》也成了一本热门书。

江海文化需要有系统的理论予以阐释、深化和概括。自去年起,研究会邀请了11名南通籍专家学者从文化学的视角,着手撰写《江海文化概论》。市江海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沈玉成说:“前期的研究可见,江海文化是有自己科学体系的、有科学内涵的、有各方面文化学支撑的地域文化,因此应该在江苏文化的大家庭里占有一席之地。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吸引众多学者对江海文化的研究兴趣。”目前,该书初稿已经完成,将进入后续的修改环节。

十年“摸底”,厘清江海文化什么模样

要弄清楚江海文化“从哪里来,是什么样,到哪里去”这“灵魂三问”,需要进行“翻江倒海”的全面普查,再加以梳理和研究。于是,江海文化研究会肩负起一个重大课题,即全市农村文化遗产调查。

此次“摸底”作业,研究会要求以乡镇为单位,将宏观上的历史沿革、文化背景、人员迁徙等,中观上的物质文化遗产、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微观上的具体项目等全部纳入调查范围,争取不留空白。

这件事一做就是十年。从2009年年初启动,历时十年而成。这期间,研究团队脚踩江海大地,行走乡间田头。他们采集各地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名片,有为寻找当地的“伯乐”碰过壁、受过阻,也有因意外收获而信心倍增。整个过程动员人数就达6000多人,包括研究会成员及广大的受访者、提供资料者。基于调查,研究会编撰了《南通市农村文化遗产名录》。

《名录》共出版了八卷16册,字数近2000万字,所涉及的内容覆盖全市122个乡镇街道。体量之大、范围之广,是迄今为止南通市地域文化遗产的集大成者。

尤世玮说:“这项工作虽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但对后期的研究提供了支撑和帮助。以此为契机,研究会骨干力量增加,也推动了各个县、市分会的成立。借助这一成果,我们也有了明确的研究对象,有利于进一步地研究各地的地情、人物、民俗、迁徙等情况,客观上起到‘抢救’江海文化基础性史料的作用。”

《名录》完成之后,不少研究人士从自己擅长的领域入手,自发地撰写专题书稿,包括名人、名镇、民俗、非遗、人文景点等系列,目前已出41种,形成了一套蔚为大观的“江海文化丛书”。

记者在展览现场看到,展架上名人系列的《胡瑗》《李渔》《李方膺》《张謇》《韩国钧》《赵丹》等,名镇系列的《唐家闸》《寺街》《栟茶》《余东》《余西》《白蒲》等,人文景点系列的《濠河》《狼五山》《水绘园》等琳琅满目。翻开每一本书,都是走进一方江海文化的天地中。可以说,《名录》与“丛书”相辅相成,为后续研究的展开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翔实的依据。

保护利用,推动江海文化生根开花

伴随研究进程的深入,研究会的同志深切地感受到,许多珍贵的文化遗产正在失去原有的存在土壤和社会环境,走向消亡,在争分夺秒抢救性挖掘和整理的同时,更要将其精髓运用到传承和弘扬的实际工作中去。

2009年1月,南通获得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这项申报工作,南通有关方面走过了30年的难忘历程。江海文化研究会不但为最终的申报成功作出了应有贡献,并整理汇编出《风雨兼程三十载——南通市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备忘录》一书。这是研究会在融通古今、服务大局方面写下的辉煌一页。

十多年的时间里,针对唐家闸工业遗产、城市绿谷生态景区,寺街、西南营、濠南路等历史文化街区,研究会竭尽所能,挖掘其背后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和保护文化遗产。与此同时,研究会充分发挥会员中文史专家和艺术家的人才优势,先后参与濠河博物馆、南通中华慈善博物馆、南通革命纪念馆、双拥主题公园、环西文化广场、地铁站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文案编写和艺术设计、艺术监理等工作。主城区有30多个公共艺术作品从创意到项目实施都是出自研究会成员之手。此外,众多新修道路的命名等都浸润着这群专家学者的心智。

点点滴滴,汇聚成河。近五年来,江海文化研究会在第三届理事会和会长周剑浩的带领下,将研究会研究工作向深度和广度不断推进、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前行。为了让更多人近距离了解江海文化,共享文化研究成果,研究会借助各种传播媒介,向市民展示研究成果;开拓创建江海书画研究院、方言研究室、家谱工作室、农村文化振兴工作室等内设机构,提供更多的服务平台。今后还将与图书馆协同合作,争取将相关成果转化为数字形式,更好地保存、传播和利用。

江海文化研究会成员有不少是从宣传文化系统退休的老同志,他们作为江海文化的守望者,心系其中,无怨无悔。为了这次展览,这批“老伙计”不但赶出了新书,连布展都是夜以继日亲力亲为。

对此,尤世玮坦言:“之所以乐此不疲,大抵是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南通人和四方汇聚而来的新南通人,都热爱这片江海。帮助家乡把根脉留住,同时,通过文化的振兴服务全市高质量发展、服务广大市民。这是我们的责任和使命。”

(记者张坚 杨镇潇)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