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奏响社科联弹曲 绘就多彩新画卷
2024-01-23 09:58:00  来源:南通日报  

“来到百花苑社区,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上善长廊。长廊内展示着16位‘百花好人’的典型事迹,能够感觉到整个社区的人文素养很高,潜移默化中影响着老百姓的素质。”来自市场监管局和平桥分局的党员小李说道。和平桥街道百花苑社区是南通市级社科普及阵地,社科工作始终坚持在“联”字上下功夫,在“实”字上做文章,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将社科普及与社区治理相结合,创新性开展各类社科普及活动,使社科知识真正深入人心。

聚焦“引”字 广泛凝聚共识

“杨奶奶,这是我第一次拿针线,今天还让我学到了点‘针’功夫呢。绣虎头挺不容易的,以后有机会还想继续来学习缝制虎头鞋。”辖区青少年杨晨月说道,社区非遗工坊开展的“非遗虎头鞋体验小课堂”吸引了不少青少年学生来参与。

百花苑社区充分利用百花大南苑网格党群工作站、百花南苑小游园、篮球场文化公园等载体,为辖区居民提供非遗文化学习工坊、网格学院、文化大舞台、儿童乐园等社科阵地。为了让社科普及工作更具活力和影响力,社区一方面创新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社科普及活动,如线上讲座、直播理论宣讲等,另一方面积极探索社科普及与科技创新、文化创意的融合,通过举办社科知识竞赛、文艺演出、主题展览等活动,让更多人参与到社科普及活动中来。同时,社区还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群体需求,开展定制化的社科普及活动。为青少年群体开展非遗体验、全民阅读等活动,为老年人开展健康养生、人文社科知识竞赛等活动。通过这些举措,让社科普及真正惠及广大居民,提升居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立足“活”字 统筹协调联动

“这个缩小版的手绘长征线路图中运用了军号、草帽、油灯等描绘出红军长征时期的艰难困苦,今天我们上了一堂生动的党课。”社区联合八佰伴、市场监管局和平桥分局在百花南苑小游园社科基地开展实境党课。大家跟随着讲解员的脚步,重温长征路,参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墙、板凳课堂、非遗工坊等,最后由百姓名嘴周荣华为党员们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主题宣讲。

百花苑社区在推动社科普及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核心作用,紧密团结和联系广大群众。以“联”为主线,坚持“一盘棋”思想、“一家人”意识,加强对社科普及工作的统筹规划和组织联动。加强与辖区单位、共建单位的联系,联合红星国际家居、新华侨幼儿园等单位开展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活动,组织老干部志愿者、微网格员志愿者开展科普讲座、读书分享会等活动。2023年10月,社区承办崇川区第二十届社科普及宣传周开幕式。通过组织互联、阵地互通、活动互动,实现了社科普及互联互动,不断把社科普及工作融入群众的“茶余饭后”,取得了良好的普及效果。

创新“融”字 汇聚多方合力

“看似简单的一朵玫瑰花,真正编起来还费不少工夫呢。撕、拉、绕、穿、刺,都是考验基本功的。”居民张萍一边欣赏着自己的作品一边感叹。

做好社科普及工作,关键在队伍和人才。百花苑社区把整合力量作为立足点,不断优化社科普及志愿者队伍,形成社科普及队伍合力。通过专家宣讲队、百姓名嘴宣讲队、青年宣讲队的“名嘴”们用群众语言和喜闻乐见的形式普及社科知识,通过开展“接地气”的微宣讲,用微宣讲传递“大声音”、小故事诠释“大道理”,让群众“坐下来、听进去、有收获”,深受百姓喜爱。每年年初,社区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制定社科大学全年计划,并按照计划开展学习活动。百花苑社区社科大学以传播非遗文化为主线,常年开设以虎头鞋为代表的非遗学习班,不出社区就可以学习到实用有效的科普知识,大家都喜欢来这里上课。除非遗虎头鞋培训班以外,今年还计划开设“板鹞风筝”学习班、棕编、剪纸等各类非遗学习课堂,充实社科大学的教学内容。

(作者陈婷婷)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