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正文
传递爱的力量 点亮生的希望
2025-08-08 10:05:00  来源:江海晚报  

上期报道发出后,“关爱一线牵”栏目组接到多名爱心人士捐助。6日上午,栏目组携手南通市海门区悦来镇保民村村委会工作人员,将电动轮椅、粮油面、微波炉等爱心物资及爱心人士捐款送到困难户手中。

上午9时许,林丽正忙着在家门口晾晒剥好的玉米粒,苏伦依旧坐在椅子上纳凉。看到一行人靠近,林丽略显激动,招呼人进屋。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苏伦的双脚没有上次那般发红,但明显肿胀起来。原来是早晨痛风发作,服药后还没有完全恢复。

苏伦家里,一如上次那般安静,儿子儿媳都因患病无法工作,长年累月在二楼休息,孙女一早就去了附近的运动器材厂打工,只剩两名老人相互陪伴,偶尔与邻居唠唠家常。林丽说:“老头子昨晚又呼吸不过来了,还好有呼吸机,7000多块钱买的,真是救命的东西。”

说话间,保民村村委会两名工作人员共同将电动轮椅抬进家里。看着心愿这么快实现,两名老人十分高兴。“我腰不好,老头子坐在轮椅上我没法推太远,他大部分时间也只能坐在家里发呆。”林丽说,“有了电动轮椅,我就可以多带他到村里转转。”

在简单说明了电动轮椅的使用事项后,一行人与老夫妻俩道别。村委会工作人员特别叮嘱林丽多保重身体,有困难要及时跟村里讲。林丽多次道谢,苏伦也不停地挥手示意表示感谢。

爱心涌现

一双双手托举求学路

正值暑假,即将升初二的吴萧没有出门旅游,而是在家写作业、自学。看到一行人来到家中,他略显腼腆,跟着父亲来到一楼家门口与大家交流。一楼几乎没有家具,简朴但不失整洁,墙面上贴着两张不同版本的世界地图,其中一张上面还画着各种各样的动物。

吴萧的父亲上了年纪,多年务农,如今守着一亩多土地种种菜,母亲在隔壁镇一家电梯配件厂打工,全家每月仅千元左右收入,基本都用在孩子身上。“说实话,有田在温饱不太成问题,主要是担心孩子,希望他能健康成长,考个好学校。”吴萧父亲坦言。

看到上期困难家庭情况,社会爱心人士邵志军分别向吴萧、赵婷两个孩子捐助了800元善款,胡先生则额外捐助了两袋米、两桶油。这次,栏目组将粮、油、面等爱心物资及800元爱心捐款送到了吴萧手中。吴萧的父亲表示:“这么热的天,还麻烦你们跑一趟,真是不好意思。也替我谢谢好心人,愿好人一生平安!”

一行人临走前,吴萧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自己要更加努力,下学期继续提高学习成绩,让爸爸妈妈高兴,也不辜负爱心人士的帮助。

心愿达成

微波炉帮解吃饭难题

走进郭英家时,她正一个人呆坐着。环顾四周,闲置已久的砖砌灶台、竹节和黄绳捆成的座椅、样式老旧的桌子和橱柜……一切都未经粉饰,即便靠近正午,屋内也显得昏暗。而她的房间里,只有一张木板床、一方小桌,家门口晒着的一床棉被,加上卷在床头的一块凉席和一只枕头,拼凑起睡觉用的“三件套”。

老人家今年80岁,患有癫痫,不久前摔了一跤,只能静坐休息。她儿子身体一直不好,多次动手术,常年住在老丈人家受其照顾,去年更是因腰间盘突出花费近20万元治疗。母子俩都没有劳动能力,也无法相互照顾,甚至连见面都是难事。

郭英说,多亏了自家侄子在村里食堂订餐,每天中午有人送饭上门,自己一顿分成两顿吃。但因为腿脚不便不能开火,所以想有个微波炉,每晚吃饭前可以热一下。正说话间,村委会工作人员将微波炉摆在插座附近,叮嘱老人小心使用。

一行人临走时,郭英还想挣扎起身,大家连忙让她坐下。她缓缓地说着“谢谢”,目送大家离开。(文中受助者均为化名)

(记者沈佳颖 刘鹏)

责编:朱剑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