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通 > 海安 > 正文
海安:创新机制 对接需求 打通志愿服务“最后一米”
2021-02-24 09:58:00  来源:江苏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办公室  

2018年8月,海安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市。

2019年,试点工作顺利通过省级评估验收,得到中宣部充分肯定;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工作经验做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

2020年,海安市成功举办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海安样本”研讨会,相关经验做法全省放样,全国有影响。

2020年,达欣集团“幸福改造家”志愿服务项目获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助力抗“疫”、文明实践日历等经验做法全省放样。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老百姓的普遍需求有哪些,志愿服务菜单就定制什么。海安聚合各方力量,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源头活水’,以项目为抓手,让志愿服务成为市民的行动自觉,提升社会的文明程度、塑造城市的文明风骨。”市志愿服务总队总队长谭真说。

机制到位,下好全域一盘棋

海安紧扣“123456”工作机制,依托1中心、8大平台、6类基地、17家实践所、231家实践站、5000家实践点,整合各类资源,全力推进各类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到基层末梢。

为推进志愿服务专业化,海安不断加强“8+N”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坚持党员干部“当头雁”,村民群众“唱主角”,组建以党员、干部为志愿骨干,五老、新乡贤、乡土能人、返乡青年等为中坚力量的志愿队伍。目前已建立“公安局龙生爱心服务队”“春蕾助残志愿队”“巾帼志愿服务队”等上百支机关志愿服务队和镇村志愿服务队,常态化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

海安以社会化参与、项目化设计、标准化推进、制度化激励的“四化并进”机制推动志愿服务活动常态化、标准化。充分利用300个道德讲堂、村文化服务中心、镇党员电教室、镇成人校等阵地,积极吸纳义工联、福缘志愿大队等20多家民间志愿团队,广泛开展传播理论、传承文明、传递爱心、传扬美德、传达政策、传送知识等服务活动。开发“文明实践云平台”发布项目,整合50家部门涉农服务内容,升格为志愿服务项目。各类民间志愿服务组织开发出“邻里帮帮乐”等200多个项目。

2020年,海安持续深化“村居吹哨 部门报到”等项目,80多个部门单位与231个村居实践站开展结对共建,针对群众共性和个性需求,开展代办型、关爱型、互助型志愿服务3800多场次,有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市民的日常生活,在全社会营造了积极向上、崇德向善的良好氛围。

同时海安出台《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标准》,对各层级载体志愿服务的制度建设、阵地建设、活动开展、专业培训、公益服务、结对共建、活动宣传予以明确。按照《海安市志愿者星级评比细则》《海安市优秀志愿者礼遇办法》等制度,从精神奖励、物质礼遇、评先评优等方面对志愿典型进行激励嘉许。将志愿服务列入每月“党员统一活动日”内容,要求领导干部年度述职须汇报关心、支持、参与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情况,提升志愿服务的感召力、引领力和内生动力。

五单闭环,对接需求增福祉

海安市聚焦群众所思所想所盼,坚持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网上建立运行文明实践云平台指挥中心,网下依托“17+231+5000”志愿矩阵,创新实施“五单式”(“百姓点单、中心分单、志愿接单、圆梦销单、群众评单”)闭环模式,推动“志愿服务”和“引导群众”精准深入。

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市文化服务平台精心打造“花开新时代、文化暖万家”“万里千家”等10多个文艺品牌项目,派送文化大餐,举办各类演出活动4000多场,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幸福改造家”志愿服务项目,由达欣集团2019年3月开始实施,以“孤寡老人住房改造、老旧小区环境提升”为主要服务内容, 200多名年轻 “幸(欣)福铁军”,走访海安市18个社区、12个村,深入孤寡老人、五保户及部分生活困难的家庭走访征集微心愿。为200位家庭、50个老旧小区精心设计了改造方案;投入100多万元,为133户家庭实施了厨卫革命、墙体改造,维修小区面积超过16万平米,受益家庭超过2000户,满意率高达100%。以“幸福改造家”为代表的一批民营企业实施的乡村振兴项目,有效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成为回应群众需求的“最暖一环”,成功探索了企业回馈社会的“最实一端”。

庚子年末牛年新春,组织实施“文明实践暖冬行”“文明实践暖新春”“留‘海’过年 ‘安’居乐业”项目,组织各实践所站点开展1000多场新思想巡讲、新曲艺巡演、新生活巡演等活动,推动“十送”(送理论、送政策、送教育、送文艺、送法律、送就业、送科技、送健康、送爱心、送新风)“实践套餐”到群众身边。

针对父母不能回家过年的留守儿童,组织实施“托起‘留’童多彩梦”项目,征集留守儿童心语心愿,志愿者为其点亮微心愿。实施“圆梦·志愿暖童心”子项目,组织“ ‘云’上圆梦”,通过与父母视频连线拜年,实现“云上团圆”;实施“寻梦·文化润童心”子项目,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寻根红色文化、民俗年文化、革命文化之旅;实施“追梦·理想照童心”子项目,组织大学生实施“我的大学说给你听”“‘艺’说我的梦想”活动,点亮留守儿童心灵、点燃奋斗激情。

海安市连续两年开展“中央一号文件”到田头、进万家志愿服务,八大平台联袂行动,将理论、教育、体育、科技、文化、法律、帮扶等“套餐”派送到群众身边。结合民情民意,扎实统筹推进民生实事工程,发布为民办实事项目2000多个,让百姓点头又点赞。

一个个志愿项目,一次次贴心服务、一件件惠民实事,通过微心愿闭环工作切实实现“民有呼,我必应”,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19万志愿者,面向全市开展了14000多场次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为群众打造了一场又一场的服务“盛宴”用坚实的步伐丈量文明的尺度,用一言一行诠释文明的内涵,用志愿之光照亮群众的心。

邻里乡吧,惠民服务到末梢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海安将志愿服务与社会治理相结合,聚焦民生民需,开展惠民利民的志愿服务活动,切实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进村、入户、见人、走心”。

2019年初,雅周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许家庄村为试点,立足群众需求,打造惠民服务“最后一米”的“邻里乡吧”。“邻里乡吧”通过村干部、党员等骨干带动返乡青年、草根文化能人等群体,壮大志愿服务力量。以“趣缘、业缘、亲缘”为纽带,“共同兴趣、共同专长、共同诉求”为目标,组建覆盖村组家家户户的线上“朋友圈”,实现难事共解、急事互帮、喜事共庆。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海安市以许家庄村为示范,以“位置适中、人员适合、功能适用、传播适时、活动适意”“五适”为原则,以“5+2+N”功能为定位,全面铺开“邻里乡吧”建设。5000多个实践点,将“思想套餐”“科技套餐”“服务套餐”“文化套餐”“健康套餐”等送到田间地头,为转型期群众提供“感情寄托点”“情绪释放点”,让群众的精神生活日益丰盈和美好,提升了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邻里乡吧”成为了“文明实践套餐”派送的“接受站”、基层自我管理的“自治堂”、群众精神生活的“聊天室”。

截至目前,全市231个村(居)建成近5000个基层“邻里乡吧”,开展各类与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志愿服务3万多场,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10万多件,实现“宣讲有声音、关爱有行动、办事有商量、文化有传播、环境有保护”,乡风文明显著提高。

久久为功,文明新风拂面来

好人力量催人奋进,文明风景秀木成林。海安历来崇德向善,先后有19人入选“中国好人”、3人获评江苏省道德模范、34人入选“江苏好人”、宁蒗支教教师群体成为“江苏时代楷模”、200多人当选“海安好人”……随着文明氛围不断浓厚,涌现出“跟着鸿雁学雷锋”“幸福改造家”等一大批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家门口的邻里会”“友邻友聚”等品牌传播着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越来越多的党员干部成为“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的“排头兵”“急先锋”,“海安规矩”渐成“海安习惯”, 文明新风浸润人心。

路虽远,行则将至。海安将立足新阶段、践行新理念,围绕传播新思想、弘扬新风尚、倡导新生活、拓展新服务、推动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走深、走实、走心,让文明之花在海安大地上绚丽绽放。

责编:海安市实践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