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文明办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淮安 > 正文
1700公里,传递“生命种子”
2021-03-29 09:25:00  来源:淮海晚报  

“尹军,从今往后,你在四川又多了个儿子。”3月25日一大早,市一院值班护士便给尹军带去了他最想知道的答案——一名来自四川的10岁男孩成了他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对象。“就是想知道对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毕竟从今往后我们也算是体内流淌着同样的血液。”这是尹军住院的第5天,当日,经过5个多小时的采集,由他捐献的一袋珍贵的“生命种子”将跨越1700公里,由志愿者从淮安送往四川,挽救那个男孩的生命。39岁的退役军人尹军成为我市第45例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也是2021年我市第一例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志愿者。

■通讯员 徐佳艳 融媒体记者 吴海涛

◎军旅生涯,铸就强健体魄高尚人格

当日,记者见到尹军时,他正躺在市一院血液科病床上,两侧手臂上插着数根软管,动弹不得,但他的心情显得格外平静。“捐献的过程可能会有些久,他们说得四五个小时,你们有什么问题随时都可以提,我的状态没问题。”见到有记者前来采访,尹军连忙请护士将病床摇起来,自己尽量坐直身体。这位39岁的退役军人说,不论何时何地,与人说话都应挺起腰板。

出生于淮安区博里镇水晶村的尹军,是乡亲们口中的“皮娃子”,天性活泼好动的他,从小便有着一个军人梦。“从小听着奶奶讲述抗日战争的故事,让我对军人这个职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军营有了无限的向往。20岁那年,我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军入伍。”服役期间,凭着勤学苦练,尹军两次荣获“优秀士兵”称号。两年的军旅生涯,不但练就了一身结实的筋骨,尹军还认识到:“助人与奉献是军人一生的使命。”

◎荣归故里,勇当致富带头人

复员后回到农村,当看到家乡还是那样一个贫穷的农村,尹军决定留下来干出一番事业。

决心有了,但在最初的一段时间里,尹军不知道该如何创业。他通过书报找信息,上网了解咨询,外出考察,最终看准了母婴行业的致富之路。

为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尹军找到了镇里有关部门,在党委、政府的鼓励和帮助下,申请了小额贷款,就这样下定决心创办了爱婴坊仇桥店。在他的努力经营下,生意逐渐红火起来。村里很多青年都从他的事迹中看到了希望。尹军总说“吃水不忘挖井人”,创业初步成功后,他主动带领村里人一起寻找新项目、新出路,帮助村里年轻人找到奋斗的动力,成为退伍军人的致富带头人。

◎接到初步配型成功电话,说服家人同意捐献

自2014起,定期去血站献血成了尹军的一种生活习惯。他常对朋友说:“战争年代,军人可以为了国家、民族,去抛头颅、洒热血,在和平年代里,我用自己的这一腔热血去帮助更多需要的人,是同样值得的事。”

在5年前的一次献血过程中,尹军了解到,可以留血样在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志愿者,有机会帮助到需要帮助的人。于是,一份造血干细胞捐献登记表、两管8ml的血样,尹军成功入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而由于在非血缘关系中,造血干细胞的匹配成功率非常低,直到今年1月份,尹军才接到了市红十字会打来的初步匹配成功的电话。

“至今我仍然记得当时的情景,市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特意来到我家,为我详细讲解捐献前后的注意事项,并让我先征求家人的支持,再做决定。”尹军笑着告诉记者,为了取得家人的支持,自己可没少做妻子与父母的思想工作。“我如今正处壮年,上有老下有小,他们担心我捐献后的身体状况,我都是能理解的。”可理解归理解,尹军认定了有价值的事情就一定要去完成。为了成功完成这次造血干细胞的捐献,尹军开始收集网络上的相关资料,极力向家人证明这一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条件,对自身的健康没有伤害。经过劝说,家人终于松口答应了。“我来医院之前,16岁的儿子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夸我好样的,这是我最自豪的一刻。”提及儿子对自己的认可,尹军一贯严肃的脸上乐开了花。经过高分辨、体检等检查,尹军正式在同意书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10岁受捐者寄来感谢信和熊猫玩偶

3月20日,尹军在淮安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住进了市一院做捐献前的准备工作。为了让体内的造血干细胞充分活跃起来,尹军连续5天注射9针动员剂。25日上午,随着血液分离机的缓缓启动,这份跨越1700多公里的爱心将被传递,为小朋友和一个家庭带去生的希望。

“叔叔,您好。当我查出再生障碍性贫血时,医生告诉妈妈我需要骨髓移植,当时爸爸妈妈和我都害怕极了。但我是幸运的,不到一个月就遇到了好心的您,而且匹配结果还是全相合,谢谢您让我的生命得到了延续……”这是相关部门转来的10岁的受捐者给尹军寄来的感谢信,与之一同带来的还有一只大熊猫玩偶,如今这两样东西成了这名“铁汉子”的心头宝。

“孩子的信写得不长,字迹也很稚嫩,但每看一遍都能给我带来一股特别的力量,让我觉得帮助他人永远都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尹军坦言,虽然碍于捐献者与被捐献者之间的保密原则,或许自己一生都不会见到这个孩子,但他依然相信彼此间源于这一次血液上的共鸣会留下一份跨越时空的牵挂。“今后,我仍然会尽自己所能,去帮助更多的人。”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