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生事,无小事。心贴心,实打实。2019年,大丰区着力推动健康惠民、富民增收、便民服务等关乎群众日常生活的实事,它们落地生根,由“项目单”转化为成绩单。
一串串温暖的民生数字、一项项扎实的民生举措,既是民生改善的标尺,更是带来幸福感和获得感的证明,让城市更有温度、更加宜居。
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市民最有发言权。
45岁的王爱华回忆起上个月镇上的求职招聘会,还是很激动。“以前我都是在家干农活,现在参加了政府组织的技能培训,去镇上厂里上班,能挣钱能顾家。”王爱华说道。
2019年,大丰区多措并举、深挖潜力,积极营造良好的就业环境,认真落实稳就业政策,加大援企稳岗、见习就业、技能培训、创业扶持等力度,全年新增城镇就业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65%。
为拓宽就业面,大丰区投入资金,建成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外省市劳务协作基地12个,“大丰公共就业网”投入运行,健全区、镇、村三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给求职人员提供更多工作岗位、随时掌握最新就业创业政策。为推动就业扶贫,大丰区全面开展推进“送技能下乡进村,助推精准扶贫”活动,为村民提供“上门式”技能培训服务,全年开展各类技能职业培训10000人,全力促进充分就业。针对创业过程中存在的资金短缺问题,大丰区设立专门创业贷款,为想创业者发放小额担保贷款,全力扶持全民创业。
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和前提。“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9年,大丰区扎实推进体育健康、全民健康等健康惠民工程,以扎扎实实的工作成效,让百姓就医更方便。
2019年年底,区中医院、区第三人民医院搬迁工作完成,区第三人民医院养老护理院正式揭牌,基层医疗机构添置46台设备……宽敞明亮的就医环境让不少就医的市民感叹:“现在医院的设施越来越好了,我们就医更方便了。”
在硬件得到不断加强的同时,软件建设也稳步推进。城区医疗资源优化整合到位,上海、盐城两地持社保卡就医直接结算,新增上海名医工作室15个,上海中山医院大丰人民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中心揭牌,在全市率先实现省示范乡镇卫生院全覆盖,被确定为全国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试点区。
措施过硬,落地有声,全区健康卫生事业发展良好,基础设施和人才队伍不断优化,行业制度和监管机制不断完善,保障和服务民生的能力显著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也不断提升。
此外,投资5000万元的城东农贸市场竣工,解决了城东市民买菜难的问题;投资9000万元的餐厨垃圾处理中心主体竣工,设备正在安装调试,全区垃圾分类工作得以更好地实施;常新路小学、初中和大丰外国语学校、天气雷达工程等稳步推进……大丰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群众反映强烈的就业、教育、医疗等民生问题上出实招、解难题,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推进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民生保障。(陆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