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走进新街镇葛墩村六组,栋栋大棚整齐排列,成片相连,棚里绿油油的蔬菜生机勃勃,新出土的马铃薯个头均匀、外形滚圆,村民们穿梭于大棚间,或忙于田间管理,或忙着采摘、收获,春忙画卷自然天成,劳作的辛苦中夹杂着收获的喜悦。
近年来,葛墩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总要求,把发展特色农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提升产业水平、促进农民增收的主要手段,在加快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发挥区域连片优势,引导村民规模种植,打造“业兴、民富、村美、人和”新葛墩。2019年,实现人均年收入3万余元。
目前,葛墩村种植大棚500多户,面积2850亩,占耕地面积80%以上。村民将大棚的有限空间发挥到极致,常年均有蔬菜产出,且品种繁多,不仅有马铃薯、春花菜、秋花菜等,还有西瓜、冬瓜等,同时还套种了莴苣、蒜薹、韭菜等,过去的单一种植变成了多元化、精细化种植,不仅适应了市场“菜篮子”多样化需要,也降低了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收益风险。
近年来,村两委会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一方面组织农民经纪人赴外学习,一方面鼓励引进畅销新品种,带头试种试销,利用会议、广播、田头观摩宣讲等方式,加大对种植模式宣传力度,进一步激发村民学典型赶先进的热情。经验丰富的2名党员种植户李松林、常启海带头尝试种植大棚马铃薯夹套种冬瓜等品种蔬菜,亩产年收入达9000元。
村里大棚种植户的增加,促进了农产品合作社的成长,全村农产品收购点已发展到16家,既方便百姓售卖,又引领规模种植。1组村民吴建国2014年成立了国凤家庭农场,大棚种植面积60亩,通过土地转租既解决了此前葛墩村部分村民年老无力耕种的问题,又转移了剩余劳动力。村民薛成富、徐春连、汤炳生、汤炳章、张远朋等低收入农户通过到农场打工,既学习了大棚种植和管理经验,又有固定工资收入,成功地摘掉了贫困帽。村民常启银和常启生在种植示范户的结对帮扶下,在自家责任田里搭起了大棚,种起了蔬菜,生活越过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