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上午9点,位于宿迁市宿豫区千鸟园广场的“迅哥有约”爱心驿站小木屋里,我们正准备出发前往振友社区开展防汛防灾志愿服务活动。这时,小木屋里一下子涌进了十几个学生。
“杨老师,我们想在初中最后一个暑假里再跟您参加一次志愿活动!”带头的同学我认识,是今年刚从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毕业的张梓祎(化名)。
他说的杨老师,是我们“迅哥有约365好人好事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义务老师——来自宿迁市钟吾初级中学的杨欣老师。
巧合的是,杨老师是张梓祎的老师,也是我的老师——我是他带的第一届学生。
五年前,杨老师主动联系我,要求加入“迅哥有约”,利用业余时间参与公益活动,实现他当初加入志愿组织为社会服务的初衷。
我欣然答应。考虑到杨老师的特长,我特别邀请他担任“迅哥有约365好人好事校外教育辅导站”的义务老师。
没想到,杨老师从此每周六风雨无阻地到辅导站“上班”,一坚持就是五年,而且从一开始的为家境贫困的学生购买学习用品及课外读物等“浅层次”服务,到义务提供英语学习辅导、心理疏导、学法指导等“专业级”服务。
渐渐地,不少家长慕名把孩子送来,规模逐渐扩大,我们的爱心驿站小木屋也逐渐成为杨老师的辅导站。
说实话,不少家长一开始把孩子送来,主要是冲着免费的学习辅导来的,但是,后来他们发现,小木屋太“养人”了,孩子的变化实在大。
一位家长动情地说:“杨老师不仅讲解清晰易懂,十分有耐心,而且,他带着孩子们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志愿活动,让真善美的种子从小就扎根在孩子们心中!孩子们非常喜欢他!我们家长也非常敬重他!”
是的,学习间隙,杨老师会带着孩子们参加我们的文明城市建设宣传、反诈防骗进社区宣传等志愿活动。
“我家想想从小就‘社恐’,我们很焦虑。”这是两年前,张想(化名)妈妈的原话。
当时刚上五年级的张想第一次来到小木屋,非常腼腆,紧张到说不出话。杨老师给他倒了一杯水,看似无意地坐在他身边跟他闲聊。得知他喜欢下军棋,杨老师就跟他聊起了军棋,“共同语言”让张想很快建立了对杨老师的亲近感和信任感。
“我家想想考上了心目中的初中学校。”不久前,张想妈妈握着杨老师的手,激动地说。
原来,经过两年来不断和杨老师交流,跟杨老师一起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志愿活动,张想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学习成绩也逐渐赶了上来。
再说“开头”的张梓祎,初三才来到杨老师的班级,没想到突然沉迷电子游戏,学习成绩一降再降。家长给杨老师打来电话“请求支援”。
之后不久,杨老师就将张梓祎带来了小木屋,带他参加志愿服务:到老年社区为老人们打扫卫生、修剪头发;到蔬菜滞销的社区组织义卖;到运河两岸进行落水救援志愿宣传......
后来张梓祎好久没来小木屋,我们还和杨老师打听情况,才知道他正在用功备考。现在,他再次出现在小木屋,已经是一名准高中生了。
几年来,杨老师在小木屋义务辅导学生1700多人次,在中国志愿服务网上的志愿时长达2400小时。
其实,工作之余坚持做公益是一件很累的事情,我也曾经问过杨老师这个问题。
“累的时候,看看孩子们的进步,就感觉自己的努力有了特别的意义,便又充满了力量。”这是杨老师的答案。(推荐人:陆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