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守正创新 统筹推进 打造新时代文明实践“海安样板”
2021-10-13 09:29:00  来源:精神文明导刊  

江苏省海安市按照“123456”建设体系,围绕“传思想、做志愿、育文明”主题主线,推动文明实践工作“全线展开、全域覆盖、全面深化”,努力打造可操作、可推广的“海安样板”。2019年,海安新时代文明实践试点工作高分通过省级评估验收,相关特色做法入选《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案例》。2020年11月,成功举办文明实践“海安样板”研讨会。“30×50”百姓名嘴孵化、“幸福改造家”项目获江苏省志愿服务展示交流会金奖。文明实践助力抗“疫”、移风易俗“四树五禁”、全国首创文明实践日历等经验做法全省放样,全国有影响。《光明日报》、《新华日报》、《时事报告》、中宣部《每日要情》简报、中央电视台、中国文明网等20 多家省级以上媒体先后700多次报道海安经验做法。“团‘元’美满,文明璀璨”文明实践活动报道新闻稿件被2021年全国高考语文试卷(I)作为阅读素材选用。

一、守正创新,优化文明实践工作体系

一是建强一体化机制。全市坚持“一盘棋”谋划、“一张网”布局,制定《海安市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要点》《海安市2021年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考核办法》,将文明实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盘子”,纳入年度目标责任制考核、意识形态工作检查,落实三级党组织主体责任。

二是完善精准化机制。依托“海安文明实践云平台”,实施“村居吹哨,党员报到”项目,创新“五单”工作法,通过百姓点单、中心派单、志愿接单、圆梦销单、群众评单,线上发布微心愿5000多个,实现率超过96%,充分实现网上网下联动,精准对接群众需求,真正做到圆民愿、解民忧、暖民心。

三是探索常态化机制。着眼于保障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低成本可持续,筹备成立南通海安市新时代文明实践基金会,基金会原始基金数额为人民币200万元,由海安市财政资金注入。基金会为志愿者培育、志愿项目孵化、礼遇志愿者等提供资金支撑,推动志愿服务精准化、常态化、便利化、品牌化。

二、多维发力,创新文明实践工作路径

一是依托“四级网络”,进一步提升为民办事的效能。按照海安市党史学习教育总体部署,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1+17+231+5000”四级网络上下联动、分层推进,“四位一体”开展为民办实事活动。“1 个中心”牵头抓大事。全市确定431 个“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目前已完成157个,其余274个均按序时推进。作为市文明实践中心主任,我到中共营溪支部纪念馆发布12 类“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项目,点燃“海陵薪火传承火炬”,加快建设“五个海安”、致力打造“五个强市”。“17 个实践所”分头办实事。在区镇街道、单位部门层面,依托实践所和八大平台,开通多类“志愿服务直通车”,扎实推进交通、养老、教育、医疗等实事项目,并开展理论入心、法治润心、文化走心、生态舒心文明实践活动。“231个实践站”多头解难事。实践站深化“村级红色大喇叭,办好综合文化大礼堂,建好村民互助朋友圈,排好文体活动安排表”等“六大固定动作”,组织党员干部与经济薄弱村、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开展办实事实践活动500多场。“5000个实践点”地头做好事。在村民小组下延设置5000多个实践点,常态化开展理论传播、科技传授、文化传承、体育传输、新风传颂活动,打造群众身边的“10 分钟实践圈”。

二是创新“集市超市”,进一步激发志愿服务的热情。创设“理论集市 宣讲超市”,让思想生辉。升级“30×50百姓名嘴”孵化工程,创新“理论集市、宣讲超市”模式,打造“2.0版海安理论宣讲”品牌。以传统集市摊位形式,构建党史理论学习集市,将党史趣味游园、红色歌曲点唱、革命人物形象剪纸、猜谜等元素融入其中,超过16万人次的基层党员、群众开心赶大集、快乐学党史。为全面生动地讲好“四史”,采取派单与点单相结合的方式,推动新思想“入万家”。“三级书记”派单讲,作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6月10日,我为在沪流动党员上党课;7月8日,我带头为党员领导干部上“党史学习教育”专题党课。各区镇街道、部门单位实践所长、站长跟上宣讲百余场。由群众点单,1500名宣讲志愿者,深入实践所站点,宣讲海安地方党史微故事。创设“志愿集市 服务超市”,让实践生动。围绕“凝聚志愿力量,致敬百年华诞”主题,实施“文明牵手,美在每刻• 志愿集市”项目。创新“五单”工作法,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开展小型多样活动42000多场,实现“文明实践日日做”。市级机关部门,按照志愿服务周安排,摆设摊点、进店入户、开展宣传,实现文明实践“周周行”。基层实践所、站,探索“农耕文化+志愿集市、服务超市”模式,推动文明实践“月月集”。通过市级示范、所级辐射、站级“燎原”志愿集市模式,推动文明实践“十送”到群众身边。创设“文明集市 文化超市”,让文明生根。精心打造“三味”文化品牌,实施“花开新时代、文化暖万家”“万里千家”等10多个品牌项目,开设传统文化、红色文化、自办文化“超市”。举办“文明一起来,畅‘嗨’3 •15”“清歌明‘史’颂丹心”等市级文明实践示范活动,举办各类文艺活动演出2000多场,丰富群众文化生活,提升群众精气神。全市231个实践站深化“六大规定动作”,开设“文明集市”,通过“播、展、评、演”等方式,引导群众践行主流价值,提升道德水准。各村(居)实践站将移风易俗“四树五禁”纳入村规民约,引导村民喜事新办、丧事简办、诸事俭办,涵养乡村“文明之美”。

三是深化“三微三心”,进一步掀起党史学习的高潮。“微宣讲”守初心。围绕“永远跟党走”主题,打造小型化、移动式宣讲阵地,组织“草根讲师”、乡贤能人走村入户宣讲理论微故事、习语金句,采用情景式、互动式、问答式宣讲,宣讲1000多场,“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成为广大群众共识。“微聊会”聚民心。依托“板凳课堂”“老兄弟围聊会”“港经庭”等20多个理论宣讲项目,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微聊会,把休闲广场变成理论广场、农家院子变成学习园地、田间地头变成宣讲课堂。通过“微聊会”,聊出邻里文化“好风景”,聊出村民自治“好乡风”,聊出乡村振兴“大蓝图”。“微服务”暖人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组织志愿者深入贫困家庭、留守儿童等家中,开展走访慰问,纾解共性、个性困难,做到“农家小院坐得下、家长里短聊得来、诉求反映听得惯”,确保实现“脚上沾泥土,心中有真情,帮扶暖人心”。

三、砥砺奋进,彰显文明实践工作实效

一是理论传播入民心。文明实践工作以传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任务,通过互动讲、文艺演、情景悟等可听、可感、可共鸣的形式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使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强信心、聚民心、暖人心、筑同心”。

二是高质量发展惠民生。文明实践工作助推乡村振兴、数字化改革、促进共同富裕等重点工作。把“科技下乡”“就业指导”“技能培训”等项目融入到文明实践活动中,聚力打造农业“全链条”产业融合发展模式,让文明实践在乡村振兴路上扎“富根”。

三是基层治理育民风。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提振乡风文明建设,增强村民的认同感、归属感。与社会治理工作“二合一”形成合力,加强“四树五禁”工作,让婚礼“瘦身”、人情“减负”。强化231 个村(居)示范实践站和近5000个星级示范点建设,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于立忠 江苏省海安市委书记、市文明实践中心主任)

责编:张翔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