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创新融合,丰县非遗传承有门道
2024-07-12 08:56:00  来源:新华日报  

夏夜,徐州丰县中阳里街道古丰社区便民服务中心的“青年夜校”课堂格外热闹,以剪纸为主题的传统文化青年传习特色公开课一座难求。从轮廓的剪法到细节处理,再到构图、折纸,丰县剪纸县级传承人张智详细讲解剪纸要领技巧,学员们边剪边学,热情创作。

这是丰县将剪纸等丰富多彩的非遗项目引进课堂、融入生活的一个缩影。丰县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项、省级14项、市级9项、县级59项。近年来,丰县积极探索非遗保护传承新路径,通过打造非遗传承队伍、搭建非遗展示平台,不断创新融合,让极具本土特色的各类非遗展现新魅力。

让古老非遗薪火相传,核心是要融入现代生活。在丰县,历史悠久的梆子戏是最富影响力的地方戏剧,素有“无丰不成梆”之称。“揣着馍,不喝汤,赶快去听梆子腔。”“犁着田,耙着地,谁不唱段梆子戏。”足见当地群众对梆子戏的钟爱。

丰县小凤凰剧团是演唱、传承梆子戏的专业艺术院团,曾多次进京演出,享誉京华。为让更多年轻人熟悉、喜爱梆子戏,剧团近年来在戏剧创作生产上下足功夫,先后推出大型现代戏13部、小戏小品24件。前不久,丰县小凤凰剧团来到首羡镇李药铺村,把自编自演的梆子戏送到了村民家门口,也将“孝老爱亲”传统美德送进了百姓心里。

不只是线下舞台演出,剧团还以直播、说唱视频等形式在线上突围,为古老艺术注入新鲜活力。“今年,剧团与河南电视台‘梨园春’擂主联袂举办的大型演唱会,让丰县戏迷过足了‘戏瘾’。”剧团团长楚钟锋说。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关键在人。立足本地实际,丰县今年初公布了第四批县级非遗传承人30多名,目前全县已有县级以上非遗传承人71名,涵盖历史传说、戏曲、曲艺、民间技艺、武术等多个门类。

“非遗进景区”“非遗在社区”……凤城大地上,多彩非遗与现代生活相融相通,成为群众欢迎的“潮流”。“我们将继续加强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非遗传承人的扶持力度,帮助他们提高技艺水平、拓展传承渠道。”丰县文体广旅局党委委员张军表示,将开展多部门合作,推动非遗在文化创意、旅游等领域的开发利用,实现非遗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在王沟镇王老家村妇女创业中心,村党总支书记、丰县麦秆画传承人刘尊龙正手把手教几名留村妇女麦秆画制作技巧:用镊子夹起麦秆做成的花瓣,一片片粘贴在绒布上,不多时,一朵朵栩栩如生的牡丹花便展现在众人眼前。“农村妇女一般没有美术功底,但只要想学,我都会手把手来教。”刘尊龙说,目前已对全村60余名有工作意向的留村妇女开展培训,其中有20余名已能够独立上岗制作,“出师”后,每人每月的收入将达到5000元以上。

“根据工艺复杂程度,每幅麦秆画市场售价在数百元至上千元,且供不应求,已成为丰县人最拿得出手的伴手礼之一。”王婕是第一批接受麦秆画培训的学员,她正谋划着结合当下热门直播带货,从乡村文化中挖掘资源,寻找市场机遇,把麦秆画打造成特色文化产业,带动王老家村经济实现新跨越。

要更好地传承保护非遗,还要发挥其致富“金钥匙”的作用。麦秆画之外,丰县大力推动丰县泥池酒、欢口原浆酒、丰县牛蒡酱、烧鸡、羊肉汤、条编、钩编等一批传统酿制、制作技艺就地转化为群众致富的新门路、新产业。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非遗正不断融入当代、服务发展、促进产业、造福百姓,绽放出璀璨光芒。

□ 本报记者 张涛

通讯员 王凤娟 董正坤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