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要闻 > 正文
释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新动能
2024-09-19 09:00:00  来源:新华日报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同时强调“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农业强国的“农业”是指什么样的农业?当然是指符合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般规律,以集约化运作和生态化管理为基础,体现生产、生活、生态相统一,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协调的生态农业。

以绿色循环低碳为内核的生态农业彰显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的价值取向,能美化乡村自然生态,增强乡村居住的舒适度和吸引力,实现宜居。昭示绿色低碳乡村产业的振兴方向,能推进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增加农民就近就业机会和推进共同富裕,实现宜业。契合和美乡村生态的内在要求,体现乡村产业的和谐之美和美之和谐,因而生态农业是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绿色动能。

近年来,淮安在发展生态农业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方面取得较快进展,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持续推进,农用化肥的施用量持续降低,农业生态化结构逐步优化,乡村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产业生态协同推进,一幅碧水蓝天的美丽乡村画卷正徐徐展开。然而,生态农业领域仍面临结构优化不足、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与防治任务繁重等问题,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之路尚需努力。这些问题迫切需要我们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进行改进。

注重县域生态农业统筹规划。将县域乡村实际、市场供需相结合,加强统筹谋划。深入领会践行新发展理念、“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理论等。深入挖掘县域乡村资源禀赋与特色优势产业。加强市场调研分析,紧密跟踪把握市场供需信息,做好产销衔接,精确规划并布局县域乡村一体化的生态产业体系。

优化县域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县域生态农业产业结构,一要发展新质生产力改造县域传统农业。新质生产力不仅能为生态农业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先进生产力要素,而且通过优化组合先进生产力的三大基本要素,促使其质的飞跃,能够有效地推动县域乡村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升级。此外,新质生产力能促进农业的清洁生产和资源的节约化和再利用。二要发展新质生产力催生县域新兴生态产业。通过数字技术、绿色科技等创新技术与县域乡村特色优势资源相结合,培育乡村数字农业、数字农业科技园、绿色品牌农业、绿色营销等农业新业态,新模式、新动能,实现乡村生态农业提档升级。三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县域乡村农业多功能的发挥。依托新质生产力和县域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地挖掘县域乡村产业的休闲、旅游、教育、劳动、创意等多功能,打造多维度、立体化、全产业链的县域乡村生态产业系统。□ 孙林 张春楼

(作者分别为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淮阴工学院苏北发展研究院副教授、创学与交叉科学研究所所长;本文系淮阴工学院横向课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视域下淮安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与市场跟踪调查研究”〈项目编号:Z421A24119〉,淮阴工学院横向课题“新质生产力视域下企业员工创造素养的提升路径研究”〈项目编号:Z421A24103〉的研究成果)

责编:秦春凤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