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晚上到云龙湖听歌,成了徐州市民王凡的“保留节目”。从今年入夏开始,来自当地民间的乐手、歌手定期相聚在徐州音乐厅门前广场,伴着微微湖风唱响“湖畔音乐会”。虽然没有高大上的舞台,但是一点不影响演出氛围。王凡和数百位市民围坐在一起,打开手机灯光,挥舞着手臂边听边唱,直呼“过瘾”!
文化艺术,就这样走进普通徐州百姓的生活。10月13日,作为2024紫金文化艺术节优秀作品展演剧目的大型原创梆子戏《母亲》,再次精彩演绎,迎来一片叫好。很多观众并不知道,这部讲述淮海战役故事的“徐州戏”,不仅有在剧院演出的完整版,还有便于在基层推广、服务普通百姓的精简版,5年累计上演近200场。“这样可以减少对舞台和制作的要求,更好地惠及百姓。我们既要奖项的‘金杯’,更看重大家的口碑。”江苏梆子剧院院长罗雷说。
“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这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明确要求。徐州积极探索创新文艺服务下沉基层机制,广泛延伸文化“触角”,优化公共服务体系,让文艺发展成果为广大人民群众共享。
从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徐州开展的“动感彭城”广场文化活动已坚持了30余年。市级文艺团队把精彩的节目送到每个县市区,而基层各地也分别来到徐州城区进行专场演出,形成“双向奔赴”。今年国庆假期,徐州各地在市展览馆轮番上演好戏,为火爆的文旅市场再添一把火。
在泉山区倒马井社区,去年年底开馆的徐州首家市级文化驿站,成为展览展示、文艺演出和文化体验的好去处。“过去这里是300平方米的闲置房产,现在融入社区,成为小而精、小而美的公共文化空间。”徐州文化馆馆长杨孝军告诉记者,他们在每周三固定组织唱大戏,逢年过节还举办各类主题活动,场场爆满。
有节目、有阵地、有组织,徐州紧盯基层最末梢,盘活资源送到百姓身边。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提供了一组数据,展现了该局今年承担“为民办实事项目”的文化惠民力度:全年开展戏曲进校园不少于300场,惠民演出和展览不少于160场,提供文化惠民优惠票和公益免费观影票29000张,完成文化活动进农村1000场以上。
“我们以第三方运营,政企融合,建立起‘双轮驱动’的运营新机制。开馆不到4年,已举办活动2400多场次,累计接待读者360多万人次。”云龙区图书馆馆长王珍娥告诉记者,他们还创新搭建“1+9+N”服务体系,打造全域“云图阅读矩阵”,以图书馆为中心,先后建成9个街道分馆、6个城市书房、7家有声图书馆、69家邻里图书馆、86个阅读站点,实现了通借通还、资源共享。
坚持社会参与,徐州在百姓身边多渠道拓展演艺新形式、新空间。原创歌舞剧《攀登·攀登》,用艺术手法展现了几代“徐工人”坚守产业报国、传承工匠精神、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故事。大龙湖“湖畔民谣”“市集民乐”公益音乐会、模特艺术学校广场舞台演出、徐州之夜街区演艺等,深入群众,受到热烈追捧。
如今在徐州,已打造出78个“省级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同时还培育了73支省级优秀文化团队。他们之中既有文艺演出团体,也有书画和文学社团,大多来自基层,为百姓送上接地气、贴民心的“文化大餐”。
作为沛县唢呐“曹家班”的第五代传承人,37岁的曹嘎在10月代表江苏参加长江经济带11个省(市)“百团汇演”,用一曲《丰收的田野》吹奏出农民的喜悦。“从农村的红白喜事演出,吹到了更广阔的舞台,让更多人了解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曹嘎说,前两年他开通线上直播,目前已拥有170多万名粉丝。
舞台搭到“家门口”,演员就是“咱自己”。徐州不拘泥形式、不限定场所,推动文艺团队到群众中去,真正与百姓“打成一片”。贾汪区岐山村村民张春丽,是村里文艺服务队的第一批队员。6年时间,他们的队伍已从不到10人壮大到40多人,并依托全区的“百姓大舞台”等平台,为村民演出上百场。“以前不好意思上台,现在都争着上。每到演出时,能容纳500人的村文化礼堂都满满的,就连过道都要加座。”张春丽说。
激活基层文化的“一池春水”,满足了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徐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沙波说,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文化惠民活动,服务群众零距离,切实让群众参与、让群众喜欢、让群众受益,在“烟火气”中燃旺城市文明的“文化气”。□ 本报记者 成岗 王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