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微信图片_20240524105814.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专题2024 > “向上·少年——红领巾爱学习”AI融媒课堂系列主题活动 > 向上·少年 > 正文
向阳花开丨游戏成瘾?孩子可能只是生病了,在向家长呼救
2024-05-10 10:34:00  来源:新江苏客户端  

中考尘埃落定之后,仿佛一切喧嚣归于平静。刚忧心完升学的小北却又开始对空荡荡的家患得患失,家里的事儿帮不上忙,但又好像所有的事情都和他无关。于是,无所事事的小北一头扎进游戏世界,作息开始变得不规律。1个月之后,小北沉迷游戏已至废寝忘食的地步,低血糖头晕仍要坚持打游戏,父母的劝诫毫无效果,亲子关系变得紧张。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和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成为Z世代和Alpha世代重要的学习、社交、娱乐平台。随之而来的是,沉迷游戏已经成为家长和孩子之间难以调节的冲突点,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2019年5月25日,世界卫生组织正式将“游戏障碍”作为新增疾病,纳入“成瘾行为所致障碍”疾病单元中,而这一疾病传播更广的另一个叫法是“游戏成瘾”。

当下,这种疾病呈现出不断增多的趋势。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研究中心储康康主任医师曾经接诊过的患者刘远就很典型,他在初二的时候被发现玩游戏时间比较长,有时能玩到凌晨一两点,甚至有时候每天能玩12小时以上。生活不规律,吃饭需要家人督促,三餐需要准备好放在房间门口,到后来他已经不愿走出房间门。家人觉得刘远“游戏成瘾”,强行限制他使用网络,结果却更糟糕。刘远情绪更加不稳定,出现极端行为,有自杀倾向。

游戏障碍的成因比想象中复杂,可能是现实受挫、家庭阴影,还可能是受到其他疾病的困扰。因为游戏打输了,小北开始打砸家中物品,父母这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立刻将其送至医院,被诊断为焦虑症,需要马上住院治疗。有自残行为的刘远也被送去住院治疗,医院诊断为“抑郁发作”。

储康康认为,当孩子出现沉迷游戏的现象时,说明他在现实生活中可能已经遇到了无法处理的困难,没有寻求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当本能需求没办法被满足,他们就会去游戏中寻求情绪价值的“代餐”,这样的补偿行为门槛低,很容易就深陷其中,但这也是他们唯一的路,一旦被暴力堵死,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刘远在和医生的聊天中提到,小学毕业后的那个暑假,他被父母督促参加各种补习班,压力很大,情绪低落,烦躁、容易发脾气。初一开学后,他一到学校就头疼,成绩一般,情绪低落加重,在家中生活懒散,基本生活需要家人督促。后来,刘远发现玩手机可以让自己心情好点,没有手机就很无聊空虚,手机被强行控制后,他唯一的舒缓途径被封死了,所以产生了极端自杀的念头。

住院3个月后回家,小北的状态相比入院前稳定很多。但好景不长,短暂居家后小北又再一次被送进医院,此次住院长达半年之久。

“孩子在家庭治疗中情况没有好转,那说明,家庭也是诱发疾病的主要环境。”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江苏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工作专家库成员黄小虎表示,孩子有心理疾病就像电脑显示器出问题,不能光顾着修显示器,也要看看主机是不是也有问题。

小北六年级时,家中有亲人患病,家人关注重心开始转移,导致他在家中的行为和表现无法获得重视。久而久之,小北寻求心理寄托的方式就转移到了网络游戏。再次出院后,小北的家人寻求到了街道专业机构的帮助,通过科学和专业的精神康复手段,使其合理使用手机并重新回归到社会大家庭的怀抱。

值得注意的是,喜欢玩游戏并不等于游戏障碍,这种疾病是有“严苛”诊断标准的。家长如果有类似烦恼,请至医院等专业机构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游戏障碍一般以心理治疗和行为疗法为主,包括行为替代、家庭治疗、团体治疗等,如若涉及抑郁症、焦虑症等共病,还需要配合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所以,换个角度看,孩子沉迷游戏,其实可能是在向家长呼救,他们不是冥顽不灵,玩物丧志,他们只是生病了。

看到孩子身体健康,就想着如何更好地鸡娃,等到孩子病了,又悔不当初,不惜代价治病……“天晴想下雨,下雨想天晴”,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囿于这种“非黑即白”的模式,愿意让孩子快乐成长并且付诸行动,这才是孩子心理问题的最佳“解药”。(文中小北、刘远均为化名)

自2024年5月起,“向阳花开”青少年心理微课栏目正式启动啦!这是一个面向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树洞,倾听成长路上的困惑,解决成长过程中的心理难题。每期选取一个心理咨询热点,以漫画情景剧生动演绎,并邀请心理方面的权威专家,给出解题“钥匙”,一起走过一段段“心理冒险之旅”,健康快乐成长。

同时,我们还开放“强国心灵小站”,面向青少年和家长征集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我们的专家将定期给予解答和指导。接收邮箱为jsxxpttg@vip.163.com,标题注明“心灵小站”。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编辑部

电话:025-58682029 025-58682081

责编:冯晓丹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