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未标题-1.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南京 > 正文
虞文魁:和死神“掰手腕”抢救生命
2020-02-28 10:06:00  来源:南京日报  

虞文魁穿上防护服准备进入隔离病房。 南报融媒体记者 刘晓摄

“稍一迟疑,病人可能丧命;果断救治,可能重现生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中,重症救治是攻坚中的攻坚,被称为与死神当面“掰手腕”,与时间赛跑“抢”生命。

由南京鼓楼医院医疗团队为主力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6重症病区内,鼓医重症科主任医师虞文魁担任医疗组长,面对危重病患,他以医者仁心和高超技术,全力以赴与病魔较量,一次次挑战重症救治极限。“搞重症见惯了生死,作为医生我们决不能麻木,生死关头我们要拼尽全力让患者转危为安。”虞文魁说。

连续抢救7小时,“患者平稳下来我才想起还没吃饭”

情况紧急!2月22日晚8时,一名气管插管的重度ARDS(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新冠肺炎患者送到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6重症病区。得到通知后紧急从住地赶来的虞文魁已经等候在病房,病人一到,立即带领医护团队开展救治。

“在呼吸机给予纯氧情况下,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仍然一直持续在70%到80%左右,逼近生理极限,意味着随时有心跳、呼吸骤停的可能。”虞文魁迅速查看病情,果断决策、采取措施,首先设定呼吸机参数,提高氧浓度,采取小潮气量保护性通气。紧接着,指导医护团队在患者严重低血压情况下,实施给予血管活性药物、深静脉穿刺等抢救措施,在最短时间内让患者血氧饱和度由72%上升至94%,循环恢复稳定。

抢救还没结束,患者又出现反常躁动,医护人员又给予镇痛镇静、行床边心超等检查,直到抢救告一段落,患者恢复平稳时,已经是次日凌晨2点多。一直身着防护服、始终全神贯注的虞文魁才稍感轻松,此时他才意识到自己已经7个小时没有喝水、没有进食,护目镜已经因为出汗雾气而模糊不清。

“这已经是虞主任工作的常态了,这段时间我们一起经历了太多‘生死时速’的抢救。”医疗队成员、鼓楼医院医务处副处长杨海龙介绍,出征武汉并接管光谷院区重症病区以来,虞文魁每次抢救都冲在最前面,病人救治有疑难,虞文魁到床边指导或操作气管插管、静脉穿刺、开放气道等,他与患者的距离不足20厘米;遇到病人情况危急时,他多次在凌晨时分从住地赶到病区,主持开展抢救,“在虞主任紧急救治下,很多患者在危急关头挺了过来”。

收治患者“零死亡”,“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以赴”

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6病区清洁区和重症病房一墙之隔,这是虞文魁平时工作的地方。2月27日上午,记者一走进这里,就闻到消毒水气味中方便面的香味,发现一箱拆开的“香菇炖鸡面”就摆放在办公桌下。

“抢救病人争分夺秒,来不及吃饭,我就泡碗方便面对付。”刚刚脱下防护服的虞文魁头发略显蓬乱,穿一件普通白大褂,不经介绍,很难看出这是一个发表过75篇SCI论文,取得过一系列学术成果的高水平重症学科专家。

“在医院里,你看到走路快、性子急的一般就是重症科医生。”虞文魁笑言,重症科医生一般都是“快枪手”,“我们搞重症就是要跟死神赛跑,争分夺秒抢救病人”。

搞重症要“反应快”。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初,虞文魁就以医生的职业敏锐关注疫情进展,主动请缨奔赴一线。作为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的他,发挥了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支部在他的带领下有9名党员报名请战。2月9日,虞文魁所在的鼓楼医院第二批医疗团队共30名医生,100名护士赶赴武汉,接管武汉同济医院光谷院区E1—6病区重症病床的医疗工作。

搞重症要“节奏快”。飞抵武汉,卸下行装,已是10日凌晨4点。天刚亮,虞文魁便赶往同济医院交接工作、院感培训,当天晚上11时到次日凌晨,虞文魁和所有医务人员一起,连夜收治了44名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第二天全科50张床全部收满。整个医疗团队一直未休息,“病人等不及我们休息,我们多争取时间,就能更快地缓解患者病痛。”

搞重症还要“动作快”。接管病区仅两三天,虞文魁和所在团队就摸清了全部重症患者病情、症状,制定了治疗方案对策。

每天,虞文魁和医护团队一样穿上厚厚的防护服,戴上口罩和厚重的防护镜,进入病房查房,询问病人病情、耐心细致与病人沟通,鼓励病人树立信心,做一个“吃饭好、睡觉好、心情好”的“三好学生”;作为治疗组长,他还要随时和医护团队共同探讨病情,负责制定治疗策略。“紧急时刻有虞主任在,我们就有了主心骨。”一名医疗队成员说。

从2月10日接收病人至今,病区累计收治65名患者,其中11位顺利出院,还有很多患者即将出院,没有一例患者死亡。

来自同济医院的病区护士长卢吉告诉记者,E1—6病区由原来的普通病区改造而成,鼓楼医院医疗团队到来以后,不仅优化了病区设置、完善了制度流程,还给我们带来了重症救治的技术和信心。“虞文魁主任在医护例会上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他说,对每一个重症患者,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全力以赴救治。”

越是重症越想战胜它,“这是一种成就感”

在尚无特效药的情况下,新冠肺炎重症救治有哪些难点?医生处置紧急情况要注意什么?虞文魁说,临床实践中看,一是危重患者如果基础性疾病多,一旦合并多种并发症,治疗难度很大;二是很多患者低氧血症是隐匿性的,看上去没有想象的那么重,还能交谈、吃饭,但实际很多机体器官已经损伤严重,“一不小心,病情就会急转直下”。虞文魁把后一种形容为战场上的“地雷”:“会在你看不见的地方爆炸。”

作为重症治疗“突击手”,在与病魔较量中,虞文魁既要“拔碉堡”、也要“排地雷”,很多时候要挑战极限、自我超越。

“越是重症病情,我越是想战胜它”,虞文魁性格中爱好挑战的精神从学医时代便开始显露,师从黎介寿院士攻读研究生时,他就对治疗疑难杂症有着浓厚兴趣。从事重症医学十多年,虞文魁更是专门与急难险重病情打“遭遇战”。

虞文魁曾经收治过一个20多岁开放性腹腔外伤的患者,由于在工地上不慎被重物砸伤了腹部,转入ICU时,病人的小肠和大肠都暴露在腹腔之外,已经危在旦夕。几乎所有经手的医生都跟家属说无能为力,虞文魁决定还是要试一试。他带领自己的医护团队精心设计了一套治疗方案,纠正休克、控制感染的同时,在助手的帮助下为患者换药,小心翼翼冲洗、分离、消毒、回纳、覆盖人工敷料,一次换药下来,基本需要2—3个小时,换完药已是满身大汗,腰弯得直不起来。

一个月后,病人的情况终于有所好转,度过了最初的危险期。在之后几个月的治疗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小伙子多次想过要放弃治疗,虞文魁经常鼓励、安慰他。半年后,小伙子在综合治疗下基本恢复健康。出院那天,他和全家一起和虞文魁合了一张影:“要不是您,我们不知道能不能坚持下去!”

“看着自己救治的病人从垂危到康复,这是最有成就感的。”虞文魁说,在救治新冠肺炎重症患者过程中,看到越来越多患者由重转轻,他感到非常欣慰。“一个患者的安危就关系一个家庭的幸福,将心比心,我们作为医务工作者,一定要以时刻不懈怠的精神,继续全力以赴打败病魔,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南报融媒体记者刘晓程晓

通讯员柳辉艳

责编:吴旻玥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