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抗日英烈名录中,中国远征军名将、国民革命军陆军第5军200师师长戴安澜位列其中。戴安澜曾在南京求学、生活,可谓“半个南京人”。
9月2日,戴安澜的第三子戴澄东和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一起走进南京校园,为学生们讲述抗战故事。记者了解到,包括戴安澜在内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酷爱学习的精神,正在中小学传承延续……
在炮火熏天的环境里,抗日英烈仍不忘努力学习
“父亲经常对人说,人穷志不穷,这不仅仅是做人的志气,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气节。”在建康路小学报告厅,80多岁的戴澄东讲述着父亲的故事。
戴安澜是安徽省无为县人,黄埔系骨干之一。1926年黄埔军校三期毕业。1942年,率第200师作为中国远征军的先头部队赴缅参战。取得同古会战、收复棠吉等战功。1942年5月18日在郎科地区指挥突围战斗中负重伤,26日下午5时40分在缅北茅邦村牺牲,时年38岁。
戴澄东说,父亲牺牲的时候,他还在襁褓中,对父亲印象很多是从父亲日记中感受到的。在他看来,父亲不仅有浓郁的爱国情怀,威武不屈的民族气节,更有在炮火熏天的环境里难得的求学精神。
这种渴求知识的精神在父亲的两篇日记中可以体现。“第一篇日记是1937年9月1日写的。父亲在日记中说‘今天开始读沙士乐府原本,并从算数开始温习数学,极愿在炮火熏天之时间内求得知识的丰富也’。第二篇是9月4日写的,内容是‘余之英文已在枪炮声中完成,数学一项亦愿在枪炮声中完成之,将来学果有成,当名之为枪炮声交响曲。今记于此,以待他年’。”
现场,戴澄东把自己手抄的这两篇父亲日记送给了建康路小学的师生。
先烈爱国、好学的精神,值得中小学生学习
“战争期间,父亲天天要行军走路,白天要指挥,晚上还要部署,但还是天天自学。他自己有计划,每天要做算数题目,每天要看多少字,他还订了一年要看180本书的计划,年底也会看看自己完成了没。我觉得过去他们在那么艰难的情况下都坚持学习,那我们现在有这么好的环境,更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戴澄东说,父亲的乐观与好学鼓舞着他,他也想传递给学生们。
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馆长吴先斌,对中国远征军赴缅甸作战的历史进行了研究,并两赴缅甸寻访戴安澜牺牲处。吴先斌说,戴安澜算是“半个南京人”,在乡下读完私塾后来到南京安徽公学求学。经考证,安徽公学就是原南京六中,现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所在地。
目前,戴安澜生前使用的专用信纸,在南京求学、居住、生活地点的照片,中国远征军第200师老兵采访记录等上百件文物史料,都被收藏在南京民间抗日战争博物馆,成为后人研究这段历史的宝贵资料。
“我们走进校园,把这些抗战故事讲给孩子们听,希望他们能对这段历史有更多了解,也希望孩子们能走进博物馆看看,通过各种实物,触摸到历史的温度。”
培养爱国情怀、传承革命精神,学校在行动
戴安澜将军的故事让现场的孩子们既感动又钦佩。建康路小学六(1)班学生潘夏葆说:“老兵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让我很敬佩。作为新时代的少年,我们也要好好学习,用知识武装自己,长大报效祖国。”
建康路小学教导处副主任顾静说,学校德育工作以爱国主义为基调,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除了聆听抗日英雄故事外,学校还会带领学生看望抗日老革命,今年还开展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主题系列教育活动。
“我们通过3D建模技术还原云台山局部战役场景,再结合VR技术,让学生能够在可听、可看、可互动的多维度学习模式下体验战争的残酷,感受抗日英雄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无私奉献的革命精神。”顾静说。
南京市第三高级中学校办刘玮老师说:“由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安徽公学’是戴安澜将军的母校,学生入学进行校史教育时,老师都会带领学生们参观行知馆、聆听校史讲解,缅怀先烈、致敬英雄。同时在历史教学中,老师对本土的一些抗日先烈的故事也会有所体现,以此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南报融媒体记者 钱红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