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疫情发生以来,南京市浦口区江浦街道党员干部们同时间赛跑、与抗疫较量,从“70后”到“80 后”再到“90后”,他们冲锋在前、奋战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守护居民生命健康贡献了力量。
“我在社区工作已经16年了,是社区的一名老社工,也是一名党员干部,关键时刻必须先上,这是责任,也是使命,义不容辞。”这是求雨山社区社工吴明凤的原话。她今年46岁,是一名“70后”的老社工,有着16年的社区工作经验。疫情发生后,她主动请缨,奋战在疫情防控第一线,从3月18日的首轮全民核酸开始她就担起了核酸采样登记员的重任,每天穿着防护服工作15个小时,除了吃饭的时间全部都在台上忙碌。检测点听到她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我来换你。”
在全民核酸期间,针对卧床不起、腿脚不便等情况特殊的居民,社区联合医护人员进行上门采样,因为社区人手有限,大家往往身兼数职,一连数天轮轴转。“没事,我马上从台上下来跟医护上门采核酸。”社区“80后”后备力量赵晓健还在检测点的登记台上便马不停歇地给自己安排好了下一步的工作。带领医护人员入户二十几家进行核酸采样的赵晓健汗水浸湿了衣衫,返回后还没来得及休息就收到检测试管不够的消息,便立刻对接职能部门前去领取物资……
“90后”的新生力量也不辱使命,逆风飞翔,彰显了新一代的勇敢与担当。年轻社工郑妍大学刚毕业就到社区参加工作,虽然时间不长,但是面对困难她勇往直前、从不退缩。“您好,这么晚打扰您实在是不好意思,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疫情防控现在不容马虎,请您配合我们的工作。”这是凌晨一点多郑妍办公室里传出的声音。作为一名入党积极分子,她24小时待命,接收上级传达的各项任务,在这几轮的全民核酸检测中她不仅要做好核酸样本的运送工作,还要做好采样点工作人员的后勤保障,检测点随处可见她忙碌的身影。
钱方杰,是一位25岁的小伙子,疫情以来,每晚奋战到十一二点,登记信息、电话随访,都没有喊过一句累。他的入党申请书写满了对党的敬意,自己心里也有无比坚定的理想信念,经常打趣地说道:“我爸作为一名老党员都五十多了还能上夜班卡口值守,我这么年轻可不能输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