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微信图片_20240815175218.jpg

江苏省委宣传部 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 主办

投稿:jswmw@jschina.com.cn

江苏文明网 > 苏州 > 正文
田园好风光孕育好日子 提升百姓幸福感、获得感、成就感
2021-08-25 10:31:00  来源:苏州日报  

太阳西斜,暑气稍散。一条柏油路,指引着车队一路从建筑集聚的城镇驶向土地平旷的乡村。随着车轮的滚动,四周绿色的稻田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之中,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

再过一个多月,吴江区七都镇群幸村的这片近1600亩稻田即将迎来秋收。四季轮回中,村民通过辛勤躬耕,在千亩良田种出优质农产品的同时,也“种”出了自己的好日子——近年来,群幸村党群齐心,通过创新农业模式搞增收,治水修路美化环境,开源扩流助村级经济增长,让“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成为现实。

“农业要强,农民要富,农村要美。”群幸村党委书记邹根龙表示,多维度的乡村振兴,关键是要提升百姓的幸福感、获得感,更要让村民参与村域治理,让“土地的主人”更有成就感。

复垦荒地,菜篮子里打造好“丰”景

在群幸村村委会院子的一角,新到货的农机配件整齐码放,几位村民在研究机械安装的说明书,为即将到来的秋收做着准备。

在群幸村,机器换人已非新鲜事。

早在2009年,群幸村就开始布局农业工作,经过大力复垦,村中1600亩土地全部盘活,用于粮食种植,并计划粮食生产全程机械化,提高农业产出率。

“长期规划来看,传统农耕附加值不高,粮食生产还要做好‘品牌文章’,将地域特色融入其中。”自2015年开始,在邹根龙等人的带领下,群幸村农业生产向品牌化、产业化方向大步迈进,朝着农家乐、生态游等方面转型突围,补全农产品研发、加工、销售链条,提高农业生产附加值,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

一粒饱满的大米里点缀着太阳、绿树、小河、草地,外围环绕着两根稻穗——2020年,群幸村成功注册了“稽五漾”商标,贴上极富乡土气息的品牌标志,“稽五漾”大米和当地特产“稽五漾”大头菜开始走上了百姓的餐桌。

在农业特色品牌打造得有声有色的同时,在群幸村的另一头,一个个恒温蔬菜大棚正紧锣密鼓地搭建,搭配着露天种植区域,这里将成为群幸村继走过传统农耕1.0时代、农特品牌2.0时代之后,迈向高端定制农产品3.0时代的“试验田”。

今年年初,群幸村成功申报苏州市菜篮子工程种植基地,首期100亩土地投资近800万元,整体工程将于8月底竣工验收,9月初大部分叶菜将陆续下地种植,第二期150亩工程将于年底启动。基地建成投产后,百亩利润将超37万元。

“高档次农产品附加值远超大众化的蔬果,紧随市场步伐,走‘蔬果定制’路线,就必然要求发展设施农业。”说起这块“高标准蔬菜基地”,邹根龙说,大棚内蔬菜水培设施一应俱全,未来将引进7种左右的高档蔬菜进行规模种植,并与配送公司合作,为学校、医院、社区等单位的食堂提供点对点原材料或成品供应。

“在菜篮子里也能打造好‘丰’景,”邹根龙说,“搞农业要有乡土情怀,优质农产品带着‘土味’才有特色。我是群幸村土生土长的农民,我们相信只要忠诚于土地,致力于乡村振兴,在这片广阔天地中就一定能够有所作为。”

整治环境,谋划田园“镶”村好风光

“群幸村农业路子越走越宽广,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这里的水清土肥、环境优美。”邹根龙说,近年来村里大力整治河道,推进道路黑色化改造,不仅引来了专业从事蔬菜种植的客商,种出了优质的农产品,也大幅改善了全村的人居环境。

群幸村水资源丰富,全村河道总长共计13公里。“治水”成为提振村容村貌的关键。7年来,群幸村党员干部带头大力实施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养殖尾水“三水共治”,清理河道淤泥,促进内河循环,提升水质。

作为群幸村“治水”带头人和见证者,每天早上6时许,邹根龙会到村里走上一圈,和村民拉拉家长里短,查看整治情况。“现在鱼禽养殖已集中到村子的养殖园区内进行,老百姓的生活用水全部集纳入污水管道,每家企业安装有废水处理设施,消灭了上游污染,村里的河道又恢复成了我们儿时清澈见底的模样。”邹根龙说。

在做好“水”文章的同时,群幸村地面空间的治理也正统筹推进——近3年,村里有车一族开上了带路灯的柏油马路;“散乱污”的棚子换成了新建的健身器材场,成了老年人和儿童休闲的好去处;房前屋后不是栽树种草,就是畦畦菜地,美观又实用;新建的菜篮子工程蔬菜基地里,路两旁正在进行绿化施工,一条景观河道蜿蜒其中……

“群幸村的特色田园乡村建设特点在于‘土’,‘土’并非破破烂烂、杂乱无章,是指保护好农村本来的自然生态,保持原有格局,保留田园风光。”邹根龙介绍,目前群幸村已建成3个三星级康居乡村,现在正在开展整村三星级康居村创建工作,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共建和谐宜居新典范。

如今,在空中俯瞰群幸村,会发现一派极富诗意的景象:一望无际的田野如同绿色的画布,青色的柏油路和清澈的河道在画布上纵横交错,一座座农宅院落点缀其间,一派田园“镶”村的好风光跃然眼帘,让人不禁联想起《桃花源记》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怡然自乐”的画面。

多元就业,托起老有所为幸福“夕阳红”

“我今年60多岁了,每天负责给村里的企业做保洁,再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一年能有4万多元的收入,日子过得很开心!”在群幸村苏州裕农劳务专业合作社门口,村民王大爷笑着说。

群幸村工业起步早,村中目前建有2个工业小区,拥有近90家民营企业,为村民的小康生活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保障。“但企业较多,保洁工作需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邹根龙说,“我们安排了本村村民为企业清理生活垃圾,既解决了企业的难题,也促进了村民就业增收。”

村民不用出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就业——这是群幸村近年来村级经济开源扩流带来的“溢出效应”。“村里这几年成立了1个劳务公司、1个粮油合作社、稽五漾生态农业蔬菜基地,经过统筹调控,我们的村民不仅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而且岗位选择较为多元。”邹根龙说。

到群幸村田间地头走走不难发现,村民就业岗位同村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在菜篮子工程一期项目的150亩土地上,20多名村民在这里“找回”了农民的身份,成为重要劳动力;在村子的垃圾分类点位上,老阿姨们当起了村庄保洁员;在“稽五漾”大头菜加工厂内,村民们正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经过他们的熟练操作,一袋袋成品大头菜封装入箱,销往各地……

“别看村里大都是60岁以上村民,但干起活来很麻利。他们天天有活干,人均年收入近4万元。”邹根龙说,随着村级经济发展得越来越好,人居环境的日益改善,村民就业岗位也在不断增加,老有所为,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光物质富裕还不够,还要精神富有。”在让村民老有所为之外,群幸村还制定了村规民约,弘扬敬老爱老、互帮互助的良好风尚,让村民老有所乐,老有所养,和睦共处。“生活富裕,精神富有,才能让‘主人翁’的意识深入人心,提升群幸村的凝聚力,让乡村振兴落到实处。”邹根龙说。

责编:苏州文明办
上一篇
下一篇
听新闻
放大镜
点我回到页面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