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根据部署,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四个县级市有序开展了区域核酸检测。核酸检测采样点上,市民、志愿者、医护人员携手战疫,涌动着阵阵暖流,凝聚着必胜信心。
核酸检测采样点
有序又有趣
“来吧、来吧、来吧,快去做核酸采样,什么事情都不能将我打扰……来吧、来吧、来吧、保持距离,一米间隔,哦不要超越……”2月23日8时,在张家港市凤凰镇恬庄村核酸检测采样点,志愿者们根据歌曲《来吧》改编的新歌曲,让这个早晨不再寒冷。
“歌好听,词好记,都被洗脑了。”排队等待采样的村民说,“志愿者们有心了,也让我们更有信心。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定能等来春暖花开。”
张家港市冶金园(锦丰镇)沙洲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则是书香满满,社区专门设置了流动“一米书架”,等候采样的居民用手机扫一扫围栏上的二维码,就可下载电子书阅读。而在张家港经开区(杨舍镇)城北社区核酸检测采样点可谓是童趣十足,等候区围栏上贴着一幅幅社区孩子们创作的防疫涂鸦画,不少居民边排队边“打卡”拍照。
据介绍,在新一轮核酸检测中,张家港在做到“一个不落、应检尽检”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居民们的采样体验:德积街道元丰社区在采样现场临时架设无障碍通道,让行动不便的居民采样更方便;金港街道廊桥社区为家有高三、初三以及六年级学生的家庭发放家长代排券,减少学生排队等候的时间;冶金园(锦丰镇)书院社区的“书院小红车”从流动文明实践点变成核酸采样服务点,充电宝、一次性雨衣、小板凳、暖宝宝等贴心物品免费提供给居民使用……一个个暖心妙招,成为全市上下齐心战疫的生动写照。
样本送检
精准踩“点”再提速
2月23日5时,55辆氢能源核酸样本转运车统一出发,前往25个样本集合点。
5时40分,2辆转运车到达位于海虞镇周行的核酸样本集合点。
6时40分,来自常熟市海虞镇香桥村东坝采样点的第一箱41管样本首先被送至集合点。
7时05分,转运车在铁骑护送下出发,周行集合点的第一批检测样本被送往常熟市体育中心实验室……
在常熟市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中,在全体工作人员、志愿者和市民的默契配合下,样本送检实现了精准踩“点”,高效转运,核酸检测再提速。
当地相关负责人介绍,常熟在总结此前两轮区域核酸检测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优化,将整个检测流程分为“采、送、检、报”四个步骤,做到了全过程规范安全。
2月23日投用的常熟首个移动核酸检测实验室,更是将“检”这一步骤的效率大大提升。
位于常熟市体育中心的实验室,由5个集装箱组成,其中1个用于标本接收,其余4个是独立的核酸检测实验室,内设试剂配置区(专门进行试剂准备)、样本处理区(提取样本核酸)、基因扩增区(识别目的基因)和高压灭菌间等四个区域。
实验室负责人介绍,满负荷运行情况下,可满足不低于6万单管/日检测能力的使用要求,按10混1方式进行采样检测,每日最高可检测60万人份。目前,近70人的团队正轮班24小时不间断工作。
核酸检测的高效提速,让市民收到了满满的获得感。常熟市民邵金祥在2月23日上午进行了核酸采样,14时22分就查到了自己的采样检测结果。他说:“没想到这么快就能查到结果,给常熟速度点赞!”
外籍志愿者
战疫勇当先
2月23日8时,在太仓市体育场核酸检测采样点上,来自罗马尼亚的志愿者欧娜穿着防护服,手拿测温枪,认真地帮市民检测体温。每测完一个,她都会点头致意,感谢居民配合。
两个月前,欧娜随在亿迈齿轮工作的丈夫来到太仓。几天前,城厢镇工作人员上门为亿迈齿轮公司职员进行核酸检测采样。公司非常感谢当地政府的暖心举措,随即在内部发动了防疫志愿者招募活动。欧娜听到消息后,马上报名参加,希望为太仓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在另一个核酸检测采样点,来自德国的志愿者亚历山大也在忙碌着。亚历山大是富乐压铸(太仓)有限公司的技术总监,2006年来到太仓,一直在这里生活。
苏州本轮疫情发生后,亚历山大第一时间报名成为志愿者,参与24小时核酸检测点——太仓市长征医院的志愿服务工作。“希望能够在疫情防控工作中奉献自己的力量,大家一起渡过难关,携手战胜疫情。”亚历山大说,他在太仓受到了很多人的帮助,感受到了太仓人的热情和善良,这里就是他的另一个家。
据介绍,目前,近万名来自太仓社会各界的志愿者积极投身疫情防控工作,在医院、社区、街头巷尾提供服务。他们中有推迟婚礼报名成为志愿者的“90后”情侣,有丈夫在基层参加志愿活动、妻子在采样点进行核酸检测的战疫“夫妻档”,有父亲、母亲、女儿均投身防疫一线的志愿者家庭,正是他们,组成了战疫一线最靓丽的“风景线”。
台湾医护
对市民温柔以待
“啊……嘴再张大一点哦……很棒!”2月23日14时,在位于昆山国际会展中心的昆山开发区核酸检测采样点,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中医科台籍主治医师周运琪在给一位企业集中送检员工做核酸采样。该员工喉咙对异物十分敏感,一碰到棉花棒就忍不住作呕。周运琪柔声细语,不时通过询问交谈的方式转移其注意力,反复几次,最终采样成功。
当天,昆山进行新一轮区域核酸检测,昆山开发区为一些企业员工设置专门的集中采样点。在昆山市委台办、昆山市台协会的协调发动下,昆山首家台资医院昆山宗仁卿纪念医院积极响应,派出210名医护人员承担昆山开发区核酸检测采样任务,其中3名为台籍医护人员。
双手消毒、撕开棉花棒封装袋、采样……周运琪动作娴熟,一次采样过程不到10秒。虽然昆山国际会展中心开了中央空调,但开阔的空间里,仍然可以感受到阵阵寒意,而为了方便受检人员撤出,采样台直接设在各个出口。当天,周运琪一共穿了4件外套,但一遍遍的酒精消毒,仍然让她戴着橡胶手套的双手冰凉冰凉的。同时,由于手滑,她每次拧采样管瓶盖和拉开样本运输带封条时,都要使出十二分的力气。
3年前,周运琪来到昆山工作。“身为这座城市的一分子,就应该为它做点什么。”周运琪说。在紧张有序的采样服务中,周运琪还善于“察言观色”,看到有些紧张的居民时,她主动与其攀谈,安抚他们。
在另外两个采样单元,台籍医务人员张龄元和刘易直同样在忙碌着。张龄元结婚不久,刘易直还曾第一时间申请赴苏州工业园区参与核酸采样。她们说:“能够参与抗疫,感觉很有意义!”(苏报记者杨溢陈梦娇袁鼎陈洁周哲占长孙)